海沧区走出全民国防教育新路子 拥军热在全区蔚然成风

2020年10月21日 11:20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厦门网(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 通讯员 熊东帆)

  民拥军

  海沧坚持把双拥工作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成立了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国防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努力改善和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

  军爱民

  近年来,海沧辖区驻军部队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植树造林等。4年来,参加抢险救灾200余次,为困难学生送去关爱资金20多万元。

  迎新兵入伍。(陈亚沙摄)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海沧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海沧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海沧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高站位推动、高标准推进,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等方式,不断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持续带动国防热、参军热、拥军热在全区蔚然成风、开花结果。

  学习开台王颜思齐“爱拼敢闯”的开拓精神、继承海丝文化先驱周起元的海洋意识和爱国情怀,代代传习武术瑰宝五祖拳……在耕读文化的浸润下,海沧“崇文尚武”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海沧,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军事斗争一线,肩负着崇高使命。海沧始终注重军地、军政、军民关系的团结稳定。2016年以来,新一届海沧区委、区政府推出一系列坚实举措,持续加强双拥共建,筑起一座保卫和平、抵御战争的钢铁长城。

  “做好双拥共建,党的领导是保障。海沧区委、区政府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海沧区委常委王树强告诉记者,海沧坚持把双拥工作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区委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国防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努力改善和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

  海沧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调研双拥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建设完善各项人防设施、推进“两室一库”规范化建设……与此同时,海沧区坚持每年组织党委议军会研究问题,扎实推动各方面双拥共建和支前保障工作,并将其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评比、一同考核,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海沧还积极健全拥军支前军地协调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化解基层矛盾问题的能力,及时协调解决好军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军地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互促共进、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不仅在辖区内落实各项双拥工作,还积极走出去拥军。记者从海沧区了解到,海沧区驻军少,但海沧拥军工作不受辖区限制,近年来,陆续走进厦门驻军部队,深入推进双拥工作。

  入伍参军,拥政爱民,鱼水情深。近年来,海沧辖区驻军部队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植树造林等。4年来,参加植树造林20多亩,参加抢险救灾200余次,走访困难学生100多人次,共为困难学生送去关爱资金20多万元。特别是在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过程中,驻区部队冲锋在前进行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与海沧人民军民携手,共同谱写了一曲同心合力重建美好家园的英雄壮歌。

  【点击】

  靠前服务 解决军人后顾之忧

  “都还好吗?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我们一定尽全力做好保障。”9月,海军某部队来到位于海沧的嵩屿码头驻训,海沧区第一时间前往驻点走访慰问,详细关心士兵的训练生活情况,帮助解决驻区部队困难问题。

  9月的最后一天,海沧区在东头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公祭活动,园区庄严肃穆,松柏苍翠。2016年,“莫兰蒂”超强台风重创海沧,革命烈士陵园受灾严重。台风登陆后的第2天,海沧区委领导、驻军官兵和志愿者们就前来清扫整理。随后对陵园进行全面修缮提升,新建主题雕塑、浮雕纪念墙和环园步道,翻建纪念亭,修缮门楼和园林,以更加庄严壮丽的景观氛围告慰烈士英灵。

  这些都只是海沧主动靠前办实事,坚持做好双拥工作的缩影。长期以来,海沧区做好拥军优属,坚持注重从政治上、生活上和政策上关心军人军属,全力拓宽官兵“后路”,落实好退役军人“职位”;稳固官兵“后院”,安排好随军家属“岗位”;关爱官兵“后代”,解决好军人子女“学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部队官兵。

  据统计,近年来海沧解决部队官兵子女就近入学140人次;安排随军家属就业15人次;举办多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投入400多万元购买相关物品保障部队生产生活;主动为驻训部队协调解决野外训练用地等问题;积极为过境军演部队做好支前物资保障供应;与辖区2家大型餐饮公司和2家大型超市签订供货协议,确保“一有任务、随时应急”。

  海沧区深谙,做好双拥共建,拥军优属、优抚安置是关键。海沧区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并在全区街道、村居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确保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4年来,海沧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222名,并将27名团职干部安排到机关工作;接收退役士兵219名,足额发放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1300余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882余万元,为790名优抚对象兑现抚恤金及生活补贴4000余万元,每年为重点优抚对象安排健康体检,较好地解决“三难”问题。

  海沧区党员干部向烈士敬献花篮。(郑伟明摄影)

  踊跃参军 致敬最可爱的人

  早早来到村口,拉起欢迎布条,双手送上鲜花……近日,海沧街道后井村的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口,热情迎接6名老兵光荣退役,回到家乡。

  “退役军人是海沧区委区政府长期关怀厚爱的对象,是海沧全区人民尊敬的对象。”海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时代变化飞快,对于把青春献给军营的最可爱的人,我们必须拉一把、扶一程,绝不能让他们流血流汗再流泪。”

  在海沧特警大队,海沧建立了退伍老兵基地,落实优先安置退役人员就业的政策机制,为海沧全民国防教育树立了道德标杆。“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海沧爱军拥军的良好氛围掀起了一股股参军热。

  提前发动,广泛宣传,责任到位,落细落实……记者从海沧区武装部了解到,今年,海沧区征兵工作应征报名青年达467人,共征集新兵42人,包括大学毕业生14人,大学在校生19人,普通全日制高校新生7人等,大学生比例近100%。

  “到军营去锻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海沧区征兵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生应征入伍在基层越来越踊跃,今年报名应征者有不少是本科高校甚至重点高校的学生。

  【镜头】

  红色传承

  党员干部参观海沧区全民国防教育馆。 (郑伟明摄)

  学生走进“卫我海疆”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参观。(郑伟明摄)

  学生走上舰艇,听海警官兵讲战斗故事。(洪晨晖摄)

  【亮点】

  创新开展国防教育

  做好双拥共建,国防教育是根本。近年来,海沧区高度重视思想引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创新形式、深挖潜能,不断推动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发展,在全面普及中增强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国防教育的认同感,塑造民族性格特质的自信心,汇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走进全国首个以海洋战斗文化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卫我海疆”厦门海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主题浮雕”“功勋舰艇”“海战群雕”“海洋战斗英雄”等四部分展示区布局清晰,内容丰富。其中,西沙海战群雕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海军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战的场景;海洋英雄板块集中展示颜思齐、郑成功、陈化成、王景弘、俞大猷等海洋文化人物雕塑及其事迹,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海洋文化积淀。

  海沧因海而兴,在海沧区看来,“卫我海疆”国防教育基地的设立,目的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儿童,牢记中华民族维护海权的历史与文化,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巩固国防、建设海防、维护海权的意识。

  事实上,这只是海沧区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持续开展国防教育的具体行动之一。在海沧的另一隅,东孚街道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县(区)级全民国防教育馆,通过图版、雕像、场景模拟、视频、多媒体等形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崇文尚武、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抗击侵略、爱国拥军的事迹,同时也展示了海沧的红色革命历史及本土文化亮点,并普及了现代国防知识。

  与此同时,海沧还在囷瑶毛穴广村、古楼农场、新垵村、霞阳社区、鼎美村等5个革命老区基点村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生动展示红色文化,成为国防教育最接地气的前沿阵地。

  “搭好台,唱好戏”。如今,借助这些平台阵地,海沧国防教育全面“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媒体”,“成人礼”“结业课”“校长军事日”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全民国防教育的新路子,国防教育深植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