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警服蓝 铮铮铁骨守护平安畅通

2020年08月04日 17:39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孙玉玉 高磊 通讯员 娇轩)在厦门交警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战友,他们脱下橄榄绿,换上警服蓝,用铮铮铁骨,守护一方平安畅通。昔日,他们的光荣在军旗上飞扬;今天,他们的名字在警徽上闪光。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他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继续前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烈日炎炎下的那份不忘初心。

  【人物名片】

  杜吉敏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综合科民警

  军龄:29年

  警龄:10年

  主要荣誉:2017年优秀公务员,2019年优秀公务员。

  工作感言:保持军人作风,续写警队荣光。

  交通提醒:希望广大市民知法、守法,警民互相多理解,多支持。

  铁骨柔情

  全心为民

  在思明大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投诉,找老杜。”简单的一句话,饱含着同事们的满心信任。这位“老杜”,就是思明大队综合科的军转干部杜吉敏。从警近10年,老杜始终不忘军人本色,怀着赤诚之心,和同事们一起服务群众,实现了群众来信来电回访率100%、办结率100%,被同事和群众亲切地称为“老杜”。

  群众来信来电件件有着落

  对老杜的采访,沟通了好久才完成,原因无他:太忙。“现在人多、车多,信访的途径很方便,市民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们就必须给回音。”针对信访群众和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老杜和同事们坚持“件件有着落、封封有回音、条条有回复”,宁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问题得到解决。仅今年6月,他和同事就处理了400多起群众来信来电案件,而这仅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近30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老杜一以贯之、负责到底的工作作风,这也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信访工作经常碰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需要他们耐心地解释、引导,“一两个小时的电话沟通是家常便饭。”面对市民的负面情绪,老杜和同事们收敛起了脾气,“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不合理的得尽量去解释、引导。要用服务的心态来对待这份工作。”有温度的工作方式,让老杜和同事们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

  老杜和同事们还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一次,因为自己的车违法被罚,一位市民气势汹汹地投诉:“为什么不罚别人只罚我?”老杜打出“老乡牌”:“咱们都是外地人,也算半个老乡了……”距离立马拉近了,最终圆满解决了这次投诉。

  学习不止成就“业务通”

  除了信访工作,各级人大代表、政协代表的提案、建议,涉及思明大队辖区的,也是老杜负责来处理,前埔一个村的道路太窄,制定单向通行方案;厦大西校门人多车多,制定改善方案缓解拥堵……专业、负责、高效,老杜和同事们的工作获得了各级代表的交口称赞。

  46岁才成为交警的老杜并没有因为脱下军装而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他深知,惟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

  一是向书本学,把理论学透。他把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成手机电子书,利用空闲时间潜心学习;二是向“专家”学,向身边的业务骨干求教,坚持做到不带疑问执法办案;三是向工作学,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迅速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业务通”的飞跃,完成了一名转业军人到交通警察的人生角色转变。

  从军营到警队,老杜用铁骨柔情全心为民,用满腔热忱守护警民相协。

  【人物名片】

  陈建强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桥隧大队快速路中队民警

  军龄:17年

  警龄:6年

  主要荣誉:2016年爱民敬业先进个人;2017年厦门市“我最喜爱的十佳警察”提名奖;2019年个人嘉奖。

  工作感言:转业不转志,军魂留心中。

  交通提醒:开车不要打电话,真有要紧的事儿,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再打。

  不忘初心

  永争第一

  在部队,他带领部下奋勇争先“夺红旗”,永不服输;在警队,他用三年时间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警界标杆”,屡获殊荣。这就是陈建强,一个相信自己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能做出成绩,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业务尖子、兼职教官的警界之星,一个时时将文明执法、规范化执法挂在嘴边,用军人本色守护一方平安畅通的热血汉子。

  学无止境 率队伍屡获殊荣

  2014年加入警队,2018年陈建强就开始担任厦门市公安局的警务实战兼职教官了。这个教官可不单教某一科,而是涵盖了警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徒手格斗、警情处置、规范化执法等等,堪称文武双全的全能型拔尖人才。

  当记者问他快速成长的秘诀时,陈建强理所当然地说了两个字:“学啊。”他最自豪的,就是利用短短三年时间,将自己的射击水平提高到了教练的水平,“多问、多看、多练、多思。”在部队养成的永争第一的性格,让陈建强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迅速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角色转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交警。

  既是做教官,又是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把握每一次做教官的时间,陈建强都要求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实现新的进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2018年的全省陆路查缉毒品比武活动中,他和同事们在10天时间盘查4346人次,发现前科人员150人,移交属地派出所处理11人。去年11月,他在全省普通公路严重交通违法查缉布控项目竞赛中,同时担任厦门代表队的主教练和参赛队员,短短几天时间,他与团队研讨出警装备、法言法语、执法规范流程等细节,制作、修改了十余份课件,最终厦门队获得全省第三的好成绩。

  言传身教 保一方平安畅通

  不仅在做教官时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勤务工作中,陈建强也时时把文明执法、规范化执法挂在嘴边,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周围的同事们,提高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

  有一次,陈建强和同事们在仙岳路靠近翔安隧道口附近进行违法检查,检查区最多只能停5辆车,很多驾驶人很不理解甚至情绪激动:还有更多违法的车,为什么只抓我?“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理性,越要坚持文明规范执法。”陈建强说,当他们把指出违法处、告知处罚依据、提醒申诉途径等一整套规范化流程全部做完,驾驶人再大的火气也会被交警们的耐心、文明所缓解。

  言传身教不仅仅是对周围的同事们,就连亲朋好友也经常被陈建强“普法”,喝酒不开车、开车不打电话、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家里人随口都能说上几句,就连小朋友都知道上车先系安全带,还会监督着让每个人都要系呢。

  【人物名片】

  郭爱民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湖里大队金山中队民警

  军龄:30年

  警龄:1.5年

  主要荣誉:2019年优秀公务员。

  工作感言:退伍不褪色,转业更敬业。

  交通提醒:电动自行车易发生交通事故,驾车人一定要注意戴头盔、按道行驶等。

  拥抱变化

  坚守基层

  当了30年的兵,做了20多年的军医,原本可以退休的郭爱民,在2019年做了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转业成为一名交警。脱下白大褂,换上警服,郭爱民从一名专家级医师变成了一个基层交警,角色变了,但舍己为人的精神却没有变。

  挑战自我

  迅速适应全新角色

  郭爱民不是一名普通的军医,主攻消化内科的他是厦门第一届消化内镜委员会委员。原本可以退休的他,觉得自己还能干,于是有着军人情结的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成为一名基层交警。

  在医学上他是个专家,但对于交警来说,他还是个“新兵”。多年的部队生涯,郭爱民养成了严格律己的好习惯。从基础知识到执法要领,郭爱民和年轻警察一样,高分完成所有培训科目,迅速适应了角色的转变。

  去年,郭爱民承担了海峡论坛、厦门金鸡奖等重大道路交通警卫保障工作50余次,各专项整治300余次,“七进活动”百余次,共处理交通事故250余起,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600余起……优异的表现让同事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郭爱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经常念叨同事:“空调别开太冷,温差大最容易中暑。”“巡逻的时候注意走阴凉的地方,不要长时间暴晒”……性格开朗的他很受同事们欢迎,经常被咨询各种医学问题,他也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履职尽责

  从源头保障市民安全

  作为一名网格勤务交警,郭爱民的日常工作十分繁琐,不仅需要对所管辖区内的交通违法状况进行查处,更要深入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做好交通宣传工作。在辖区幼儿园,小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郭爷爷,十分喜欢他带来的交通安全小故事。

  面对辖区居民们反映的问题,郭爱民也从不轻忽。今年5月,一小区由于停车位紧张,违法停车增多,不少车辆在会车时鸣笛示意,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投诉量也日渐增多,“有时一个晚上的投诉就达到5次之多。”为了解决噪音扰民问题,他多次走访片区了解情况,冒着大雨全天高频次巡逻执法,让该小区乱停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居民投诉逐渐消失。“居民能睡上一个安稳觉,我再辛苦也值得。”郭爱民说道。

  其实,这只是郭爱民平时工作的缩影之一。郭爱民的严谨、勇敢、规范的工作作风让他备受社区居民、企业的赞誉,成为了市民信赖的好警官、同事们学习的好榜样。

  【人物名片】

  覃光明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一中队民警

  军龄:31年

  警龄:6年

  主要荣誉:2016年个人嘉奖、爱岗敬业先进个人。

  工作感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成果的。

  交通提醒:只要人人都守法,厦门就会变得更文明。

  把脉交通

  守护平安

  从军医转变为一名交警,对覃光明来说,自己的工作虽然更累了,头上的白发变多了,但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增加了。作为我市“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工作的策划人之一,他用秩序管理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保障了厦门市民的斑马线安全,展现了军转民警的智慧与汗水。

  对症开方

  他只是换了一身“衣服”

  1983年,覃光明正式入伍,作为一名医生,他练就一手好医术;2014年转业后,他转行成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处理事故、查处违章等工作技能都要从头学起。“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没办法,两眼一抹黑,只能跟着别人学。”为此,他一步一个脚印,跟着老同事后面学习,快速适应了新岗位的工作。

  虽然脱下了白大褂,但覃光明却仍然要“开方子”,只不过这次的对象变成了安全文明出行。2017年,覃光明开始接手厦门市文明交通整治工作,通过长时间的一线深入调查和研究,覃光明以“礼让斑马线”为抓手,拟定了《深化提升“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宣传引导与执法整治、秩序管理与科技应用相结合工作思路,指导辖区综合施策提升效果,量化考评促进工作落实。此举使全市主要路段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大幅提升,其中公交车礼让率达99%以上,群众文明交通获得感、幸福感得以上涨,“礼让斑马线”也成为厦门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勤勤恳恳

  保障校园周边交通不放松

  “我的工作没有淡季。”覃光明的工作一件接着一件,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除了在办公室制定工作思路,覃光明也需要走访一线,查看工作进度,督促项目落实。

  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整治一直是厦门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才能既解决交通隐患,又保证家长顺利接送学生上下学,覃光明费尽了心思。特别是今年疫情后,中小学校分时段开学,保证学校周边道路畅通成为重中之重。为此,覃光明深入学校周边排查隐患,了解师生及家长需求。设置临时下车区、增设蓄车区等一个又一个点子因地制宜地抛出来,大大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问题。

  除了制订方案,覃光明还指导辖区大队抓好安保措施落实,组织开学期间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严查车辆乱停放等问题,推动建立警、家、校 联合管控的护学机制。出色的工作,也让覃光明成为同行的榜样,吸引了不少“取经者”。这不,距离暑假结束不到一个月,他已经在开始制定新的校园周边交通整治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