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与火洗礼中铸就钢铁后勤

2020年10月20日 15:33 来源:解放军报

  引 言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完成了骡马化后勤向机械化后勤的转变。重温志愿军将士的伟大胜利和后勤保障奇迹,对适应新时代新使命任务要求,抓紧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加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后勤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新特点、新需求,创建后方勤务司令部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出境作战,对手陌生、战场生疏,后勤方面呈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需求。志愿军物资需求迅速增长,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再加上敌人的疯狂“绞杀”,后勤指挥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

  我军第一、二次战役时前方直接参战兵力和战役后方人员比例为15.4∶1,第三次战役缩小为4.6∶1,第五次战役时后勤人员已超过16万,早期由东北军区后勤及其派出的前方指挥所已经不适应需要。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的决定》,批准在志愿军司令部下设后方勤务司令部,由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兼任司令员,“负责管理在朝鲜境内之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同时,对军以下部队建制后勤指挥力量进行调整充实,从而建立了与作战指挥相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后勤指挥体系。强有力的集中指挥使后勤各专业力量以及铁道、工程、高炮、步兵等多兵种各领域力量形成有机整体,“在保障中战斗、在战斗中保障”,志愿军后勤保障持续改善,一线部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中创立的后方勤务司令部,是作战指挥体系的重大创新。未来作战,在联合作战指挥构架下,后勤指挥必须深度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突出强调战保一体筹划与指挥控制,切实使联合勤务保障成为联合作战的有力支撑。

  应对新战争、新战场,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抗美援朝战争不同于以往我军经历的任何一场战争,战场在境外,无法像在国内一样得到人民群众的就地支援,当地朝鲜人民甚至需要志愿军救助;志愿军虽能缴获敌物资装备,但是经常被敌机炸毁。这就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

  第一、二次战役,由于志愿军后勤力量不足、部队前推较快,加之敌机的狂轰滥炸,有的部队粮食只能满足25%的日常需求。为此,志愿军利用第三次战役后的间隙,于1951年1月22日召开了第一届后勤会议,会议认为“战争的现代化,促使后勤工作从落后的阶段向现代化、正规化的阶段转变……后勤要以新的指导思想、新的保障方法、新的工作制度,不断适应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转变”。此后,志愿军后勤得到大力加强,建立了3条固定兵站线支援部队作战。阵地战时,志愿军构建了战略战役战术相衔接的保障体系,在战役战术层面,以后勤分部为支撑、以军后勤建制保障为主体,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适应志愿军东西南三面作战的后勤网状保障体系。

  稳定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打胜仗的战略支撑。现代战争具有鲜明的体系对抗性,后勤作为联合作战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加强调体系建设、体系保障,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联勤保障力量、各军种后勤保障力量和地方支前力量融合为一个整体,为联合作战提供精确高效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应对新技术、新挑战,实现战火中快速转型

  物质的力量需要物质去摧毁。抗美援朝战争既是“气”和“钢”的较量,也是技术水平的较量。志愿军入朝初期,装备落后。为改善志愿军装备技术水平,我国从苏联购买了许多装备,喷气式战机、坦克、火炮等新型装备陆续入朝。逐步换装的志愿军战斗力快速增长,同时技术保障问题也迅速显现。

  志愿军直接借鉴苏军做法,团以上各级建立了军械保障机构,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后勤人员技术水平,逐步形成了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志愿军某坦克师在朝作战16个月,共修复坦克、汽车1015辆次,火炮57门,高射机枪38挺,机械化装备保障能力快速提升。同时,后勤装备也向机械化迈进了一大步,火车、汽车成为主要运输工具,铁路运输达68万多车皮,各汽车团运输达150万多台次,抢修运输、防卫等设施不计其数。1952年初,敌人公然违反国际公约丧心病狂地实施了细菌战。全国医务工作者争先恐后地奔赴朝鲜战场,大量专家亲临一线。2月20日,第一批340万份疫苗和相关用品开始向前线转运,志愿军部队的预防接种率达到93%以上,同时还给朝鲜群众注射疫苗132万人次。在组织严密的群众性科技防疫面前,敌人的阴谋再次破产。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研究战争,吸收新科技,快速完成作战转型、后勤转型。现代战争正向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转变,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并拓展新的对抗形式和空间领域。这些新技术、新挑战必将极大推动我军后勤向世界一流军队后勤转变。

  应对封锁战、绞杀战,建设打不烂炸不断运输线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不对称战争,敌人妄图凭借空中优势,切断我军后勤补给线,使祖国人民节衣缩食提供的后勤支援无法送达前线,以达成“釜底抽薪”的作战目的。

  1951年8月,美军乘朝鲜北方发生特大洪水之机发动空中“绞杀战”,叫嚣要阻断“所有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摧毁“各条路线上的每一辆车、每一座桥梁”。志愿军则以大无畏革命精神、人民支援必达前线的坚定意志和军事民主创新,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汽车兵“找规律、错时间、钻空子”,创造了许多对付敌机轰炸扫射的行车办法,使汽车的损失率从40%降低到百分之零点几。铁道兵创造了“集体直达”“分段倒运”“片面运输”“合并运转”“顶牛过江”“当当队”“水下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凭借勇敢和技术,创造了“敌随炸,我随修,路随通”的奇迹。同时,志愿军后勤防卫能力不断增强,先后共击落敌机109架、击伤698架,捕获及歼灭敌特和空降兵近1300名。1952年5月31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在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后勤在巨大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坚守“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信念,千方百计想办法、群策群力搞创新。未来战争联合勤务保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只有把新科技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保障奇迹。

  应对底子薄、消耗大,焕发人民后勤无尽保障力

  出兵朝鲜前,最令人担心的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能否支撑起这样一场现代战争?事实雄辩证明,只要人民群众支持就一定能打胜仗,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一把炒面、一把雪”曾是志愿军入朝初期的真实写照。为了保证前线的最低供给,全国上下曾出现“男女老幼齐动员,家家户户炒炒面”的动人景象。周恩来总理还抽出时间和机关干部一起炒炒面。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仅20多天的时间,第一批400万斤炒面就送到前线。全国人民视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掀起了踊跃支前的热潮,各地的饼干及肉、蛋、蔬菜等制成品不断送往前方。截至1951年10月,全国铁路系统志愿赴朝的员工达6100余人。志愿赴朝服务的汽车司机,仅据东北地区的1951年6月统计就有5571人,占当时东北地区司机总数51.6%。3年中,从国内前运的后勤物资达9600余种、260多万吨,人民群众的捐款能够购买几千架飞机。

  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必然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适应未来战争就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植根于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加速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实现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深度融合,从而不断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并打赢战争。(刘分良 施恒骁 王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