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孩子咧开嘴,高高兴兴地向记者展示他掉了几颗牙。
昨日上午,在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总园,孩子们用俏皮的姿势表达返园的喜悦。
厦门市第十幼儿园第三小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走廊散步。
经历近5个月超长假期后,昨日厦门的幼儿园迎来了“复园日”。据厦门各区发布的幼儿园复园公告,湖里区第一批复园的幼儿园有88家;海沧区、集美区则共有200家幼儿园复园。
返园的萌娃们大部分都在换牙、长个子,还有不少萌娃胖了……昨日,本报记者走访岛内的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总园等学校,幼儿园里再次充满了萌娃们的欢声笑语。
萌娃们回幼儿园的积极性都很高,不过,大班的小朋友们也面临着一个问题,美好的幼儿园生活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 黄琬钧 柯恺筠 张玉榕
【开学现场】
有人5点起床等开园
“耶!我是第一名!”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总园大班的戴子睿开心地说。当天早晨7点28分,戴子睿和奶奶就已经在幼儿园门口等候。
“我5点就起床啦!”戴子睿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他特别想回幼儿园和其他小伙伴玩,想见到老师,想玩幼儿园的玩具,期待着返园的这一天。
幼儿园开门后,小朋友们脱下口罩交给家长、逐一测量体温,踩上消毒地垫,再用免洗洗手液清洁后,挎着装着午睡被子的大袋子,背着小书包进入园内;进入教学楼后,还要经过校医的一次晨检,检查喉咙、精神状态等。
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规定,家长根据自愿原则,自行决定是否送幼儿入园。因此,各幼儿园返园的人数不固定。为方便管理,厦门市第十幼儿园特意将返园的46名小朋友重新编排为三个小队,这一举措也让小朋友们交到更多新朋友。
一个班17人返园 14个在换牙
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大班的陈知乐咧开嘴,用手指着嘴巴,展示掉了大门牙的牙床,他说,在假期里自己换了6颗牙。“这颗是吃西瓜的时候啃掉的,这颗是妈妈拔掉的。”陈知乐清楚地记得每次掉牙的经过。一旁的林子曦凑了上来,也迫不及待地分享“我假期也掉了4颗牙”,她边说边伸出4根手指。
“这阶段正是孩子们换牙‘高峰期’,孩子们一进教室都在讨论。”班主任李老师转身,对全班同学们发问:“还有谁换牙了?”全班共有17名返园小朋友,一数竟有14人在换牙,萌娃们一张嘴,不少人都缺了牙。
陈知乐假期里不仅长胖也长高了。“我在家健身呢。”陈知乐说,妈妈为了让他锻炼身体,特地买了健身圈,他的假期时间不少花在运动上。陈知乐自信地跟记者说,他现在身高接近1.2米,再长高一点就不用买“儿童票”了。
换牙、长胖、长个头,是大班小朋友们的主要变化。该校老师告诉记者,假期时郑恩杰小朋友的母亲发来视频,说孩子长胖了7斤;近5个月的时间没见到,复园第一天感觉小朋友们个头都长高了。
据了解,小朋友们假期在家大多是爷爷奶奶带,不少人都长胖了。家长认为:“胖点好,营养充足能更好地抵御病毒。”
【毕业准备】
幼小衔接时间紧 幼儿园提前“划重点”
“心理上,让孩子们对上小学不排斥、有憧憬;行为习惯方面,要增强孩子们的专注力等。”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园长林碧玲告诉记者,现在大班的教室内桌椅采用接近小学固定座位的方式摆放,他们还模拟小学上课时间,并邀请小学老师线上开讲座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
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园长姚莉娜介绍道,大班接下来三周的计划重点分别是“防疫课堂、幼小衔接、毕业季活动”。他们还计划邀请已毕业的学生们和大班学生结对,分享小学生活。
今年,小朋友们到小学现场参观的活动取消了,只能在线上“云”参观——由老师到小学拍摄参观视频,带回教室播放给学生看。
拍两个版本毕业照 送玩偶当毕业礼物
“往年,所有大班小朋友们一起开毕业典礼。今年,毕业典礼则在各个班级内举行。”林碧玲说,届时她会到每个班级为孩子们致辞,为每一个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和每一个孩子合影。
小朋友们的毕业照会拍两个版本,一个戴口罩的、一个摘下口罩的。“对孩子们来说,这是值得珍藏的特别记忆。”林碧玲说。学校还准备了毕业礼物,一个带有幼儿园园标和校名、戴着皇冠的玩偶。“这个玩偶小朋友们很喜欢,以前只有表现好的小朋友才能带回家玩几天。”林碧玲笑着说,他们订制了一批玩偶作为毕业礼物,也是圆了小朋友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