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福建船政的“法国往事”
2024-05-10 09:11 来源:福建日报

image.png

  船政学堂旧址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在这篇署名文章中以及访法期间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一段中法有关福建船政的往事——

  150多年前,法国人士曾经参与建设中国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学堂,法国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法学生;百年前中国青年赴法国负笈求学,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后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段往事,让我们将目光聚焦闽江入海口的福州马尾,聚焦那段了不起的船政历史——

  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

  1867年,彪炳史册的船政学堂在福建马尾建成投用。

  船政学堂创始人左宗棠在谋划之初,就设想以中西合作的方式,实现建设海军、向海图强之梦。

  为此,这次的合作对象,左宗棠选择了此前与他相熟的法国海军军官日意格与德克碑。

  左宗棠从造船、办学、管理、教师、费用等项目与日意格逐一仔细商定,并签订了一整套协办船政的条约,聘请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德克碑为副监督。左宗棠还决定聘请洋教师和技工,规定他们在五年的时间内造出16条船,同时也要负责教会中国员工设计、建造、驾驶和管理轮船。

  1866年9月,日意格立约画押之后,左宗棠又派员和日意格赴上海,让法国驻上海领事白来尼承担各事画押具保。

  1867年2月至8月,日意格趁在法国休假的时候,竭力宣传船政计划有益于法国工商业的利益,向拿破仑三世和法国海军界求取支持并获得成功,促成了法国政府及其技术力量支持福建船政。

  1867年,12名来自法国的技师和技工跟随日意格来到福州,其后又陆续有洋教习受聘来到福州执教。福建船政在创办初期,从法国和英国聘用的外国“工匠”“教习”共52人。

  虽然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也自1863年创办法文馆始,聘请法国教习教授法语,但像船政学堂这样大规模引进法国教习,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第一次。

  身为船政总监督,日意格忠实履职,工作勤勉,沈葆桢说他“常任工所,每日巳、午、未三刻辄到局中与员绅会商,其勤恳已可概见”。

  从1866年12月至1874年,日意格履行与船政订立的合约,在外籍技术人员和全体中国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共造出15艘兵、商船,其中包括中国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千吨级木壳暗轮船“万年清”、中国第一艘木质巡洋舰“扬武”。

  从日意格受左宗棠所托担任船政的正监督起,他与船政的关系也从初始的“技术与金钱”的交易关系,逐渐转变为“梦想与追梦人的关系”,中国造船工业、海上舰队的发展之梦成为他为之披肝沥胆的事业。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至今保存着一座1867年从法国引进的大型机械——插床。“这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当时法国并不是把蒸汽机等工业产品直接卖给中国,而是出口重要的工业机器,把专业技术传授给中国。这也是中法合作交流的有力见证。”中国船政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金华介绍说。

  1886年,病中的日意格甚至坚持为再赴中国做各种临行准备,并梦想着再次为中国打造一支全新的海上舰队。不幸的是,当年2月19日,日意格在法国戛纳与世长辞。

  2014年2月22日,时任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在马尾参观后,有感日意格在中法交往中的贡献,表示将复制一尊清政府送给日意格家族的日意格塑像,送给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收藏并展示。

  因此,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日意格又“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中国福州马尾,成为中法友谊的又一见证。

  “中国第一所法国式大学”

  在左宗棠、沈葆桢两人看来,请外国人来帮忙办船政不仅只是为了造几艘船,重点是要让中国人学会造船和驾驶的本领,最终获得技术上的完全独立。

  因此,在马尾造船厂的旁边,船政学堂同步开始建设,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

  当时设立的制造学堂,聘请法国教习教授法文、算术、物理、化学等学问, 由于地理位置靠前,亦称“前学堂”。1868年又增设绘事院(或称“绘画学堂”)和艺圃(或称“艺徒学堂”),三所学堂都引进法国技术、聘用法国教习,用法文进行教学,合称为“法文学堂”。船政学堂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所法国式大学”。

  对于“法文学堂”的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性辅助教材的匮乏,学习法语成为他们所要面对的主要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868年日意格带领中法教习在很短的时间内编写出了中法对照的《福州船政学校常用技术词典》。

  学生们通过刻苦学习,以很快的速度初步掌握了所需的外语基本词汇和技术术语。一名参观过船政学堂的法国工程师说:“我看到一些年轻人只上了四天课,就显示出他们极为敏捷的智力……八天以后,他们就可以流利地拼读各种单词,在石板上写出所有的字母。无疑六个星期以后,他们都会拼读,有好些人还将会写。”

  从1877年至1896年,清政府派出船政学堂四届共51名学生先后赴法学习。这些留法学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当时世界公认船舰制造“最盛”的法国归来,留法学生们带回了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造船技术人才。

  魏瀚、郑清濂、吴德章、陈兆翱、李寿田、杨廉臣六人是第一批留法学生,回国后于福建船政设立了一个工程处,负责造船厂的业务指导。1883年1月,由留法学生设计制造的巡洋舰“开济号”下水,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一艘巡洋舰。

  1883至1897年间,他们还监造了“横海”“镜清”“寰泰”“平远”等多艘舰船,我国的造船水平大幅提升,海防实力也进一步加强。

  被誉为19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中国人——陈季同,正是1877年船政学堂第一届赴法留学生。

  陈季同为改变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作出了很大努力。1884年,他将自己的多次讲座结集为《中国人自画像》在巴黎出版,一时间轰动法国。此后,《中国人的戏剧》《中国人的快乐》《吾国》等陈季同著作相继出版,并被译成英、德、意、丹麦等多种文字,多次再版。

  从诗词歌赋到和合思维,陈季同竭力推介和赞美中华文化,被誉为“中学西渐第一人”,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85年赴法留学的船政学子王寿昌,在法期间接触并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名著,归国时带回多部法国名著。正是他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作《茶花女》推荐给林纾。

  通过他口述,林纾用文言文翻译的方式,中国人首部翻译的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得以问世。此书出版后立即风靡全国,对当时西方人文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续写船政中法故事

  从1867年福建船政建立,已经过去了150多年。但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依然围绕船政在展开,续写着新时代的佳话。如今的福建船政文化城,是全国保存最好、体系最完整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保留了大量法国建筑和工业设计,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06年,在福建船政创办140周年的前夕,一位名叫魏延年的法国人来到马尾船政。

  接待他的是时任马尾造船厂党办主任林樱尧。当时魏延年带来了一些船政的老照片,当他把照片在小会议室桌面上一张张排开时,林樱尧看了一眼,心脏就加速跳动起来。

  因为这些照片太罕见了!有不少是船政早期厂区基建、新船制造、马尾地貌的照片,清晰地再现了100多年前船政的状况,在国内十分鲜见。

  一个法国人,为何手中会有如此多珍贵的船政史料?原来,魏延年是法国中央研究院原研究员,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从法国“老乡”日意格所著的《自〈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以来的法国对华政策》中了解到船政学堂,从此对马尾船政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2006年如愿踏上马尾的土地开始,近20年间,魏延年十几次探访船政,出入法国文史藏所,多次到日意格的家乡,收集到遗落在法国的船政史料,整理成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全的关于日意格的史料,打开了一段船政文化尘封在法国的历史,重新串联起了中法之间的关系链条,丰富了船政文化的历史,对研究近代中国的造船史、海军史、科技史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去年底,船政创办157周年之际,魏延年再度来到福州,他说自己要当一名中法文化的交流使者,接下来除了要推动出版关于日意格日记的书,还要在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在日意格家乡法国的一座海滨城市洛里昂举办一场展览,展出日意格的一些珍贵照片、日记等实物。

  从日意格到魏延年,船政历史中的中法交流从150多年前持续至今;从船政的合作办厂(学)到建交60周年,中法两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在不断深入。

  福建船政,是中法两国友谊的见证,更将成为两国持续交流的重要纽带。(宗禾)

image.png

  魏延年(左)在船政书局展示船政老照片。(图源:福州日报)

image.png

  2016年,魏延年与日意格后裔代表共同参观《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专题展览。(资料图片)

image.png

  日意格油画像(图源:闽都文化研究会)

image.png

  陈季同

image.png

  王寿昌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