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15:54 第 2644期

厦门迎最强降水,这些“汛”息很重要!

4月15日,厦门正式入汛。进入汛期,意味着暴雨洪水、台风等灾害发生频率将升高。本周厦门迎来了“今年最强降水”,大雨倾盆而下会带来积水、山洪等灾害,汛期该注意哪些事项?
扫描二维码
厦门网微信公众号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啥时候入汛,今年以来天气如何?

 

  汛期一般是指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厦门汛期为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主汛期为7月-9月。4月-10月也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月-6月的雨季及7月-9月的台风季为高易发期,今年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为主。

  今年以来,厦门主要气候特点为气温略高,降水正常。2月起,厦门持续近一个月滴雨未下、3月底暴雨倾盆、同安多地竟然下起了冰雹、4月中又迎范围大雨量大强度强的豪雨、还启动了防御暴雨洪水三级应急响应……今年厦门的天气着实不太寻常。

  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雨季(5月-6月)和台风季(7月-9月),厦门气温将比常年高0.5℃~1.5℃,降水量可能偏少1~2成。高温日数(≥35℃)预计比常年多约5-10天,极端最高气温在37℃到39℃之间,局部超过39℃。【>>>2022年厦门气候年终总结来了 去年高温日数为常年2.2倍

  预计今年影响厦门的台风有2~3个,少于常年均值(3.4个),可能有1个严重影响台风,不排除早台风影响。7月至8月可能出现1~2个台风,9月及以后为1个。

 

汛期来了,我市做好防汛了吗?

 

  汛期来了,我市防汛准备工作如何了?据媒体报道,目前,市水利局正开展全市166个洪水预警报系统监测站点的全面巡查工作,做好山洪监测预警设施维修养护和设备检测。此外,还有这些新办法。

     

  1、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试运行

  近日,随着3台泵组成功试运行,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及西堤闸工程基本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将为厦门防汛再上一道“保险”,它能有效减少极端暴雨天气对筼筜湖的影响,降低内涝发生的频率,并加快筼筜湖的换水能力。投入运行后,将使筼筜湖的防洪标准从现在的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挡潮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厦门印发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天上看地上查动态管

  2、24小时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7.8%

  24小时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7.8%,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56分钟;自动气象站网在重点区域密度达到3公里,天气雷达观测网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分别为70秒、30米;灾害性天气预警落区精细到镇(街),气象要素预报空间、时间分辨率分别为2.5公里、1小时……这是近年来我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部分成效。

  据介绍,到2025年,我市将完成自动气象站村居全覆盖,天气雷达地面1公里高度监测全覆盖,各种波段天气雷达实现智能协同观测,同时保障24小时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7%以上,暴雨预警命中率达到98%,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58分钟以上。此外,气象要素预报空间、时间分辨率将分别达到百米级、分钟级,灾害性天气预警精细到村居,实现靶向发布。

  3、全市统一 水库将有“数字大管家”

  我市还将建设厦门市水库综合管理平台,在今年汛期试运行。届时,全市水库将有统一的“数字大管家”,平台包括物联网平台、大坝安全监测、水雨情监测预警、水库VR展示、设备管理、水库一张图等模块。

 

遇到积水点怎么办?

 

  为应对汛期,水利部门多措并举,实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同时通过数字赋能等现代化手段,提升防汛防灾水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厦门15日起试行新版预警标准 "雷雨大风"将有专属信号

来源:福建气象

  市民可以通过媒体获取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也可以登录水利信息网和防汛通、“i厦门”App了解我市水情动态,还可以通过“防汛防地灾”小程序,第一时间获得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还可打卡上报。

  此次强降水让厦门多个路段积水严重,厦门交警提醒,驾驶人在雨天行驶过程中,应合理使用灯光,及时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同时,留意与前车保持距离,尽量减少超车和并线,转弯要慢,请勿急打方向。经过积水路段,车辆涉水前需观察水深,若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高度三分之二处,涉水行驶就会有危险,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其次,要低挡匀速行驶。再者,勿中途停车、换挡或松油门,应以低挡位匀速通过。如果在涉水途中熄火,不可再次启动。最后,涉水后连续轻点几次刹车,通过摩擦生热使刹车片上水分挥发,以免影响刹车性能。

提醒
暴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外出时,应尽量绕过积水严重的路段,桥下、涵洞等低洼处,防范跌入深井、地坑。开车出行时,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及所用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