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 厦门工会奋力谱写新时代工运事业新篇章
2022-09-28 12:13 来源:厦门日报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工悦领读特色宣讲活动走进筼筜书院。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李剑婷 林柳依 图/受访单位 提供)全市现有基层工会1.79万家,覆盖单位7.4万家,会员近171万人;在全国首创建立共享职工之家,全市113家共享职工之家形成十分钟职工服务圈;连续举办的15届集体婚典,见证了1100多对新厦门人的幸福;创新推出“平安返厦”交通补助活动,职工主动服务厦门会晤成绩斐然,“职工学堂”经验做法得到全面推广,创新“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工作走在了全国工会前列……

  这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在过去的十年间,全市各级工会为实现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更加彰显,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吸引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将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维、更强的担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而不懈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工运事业新篇章。

  思想政治强引领 

  “大学习”课堂搬到职工身边 

  2022年6月,一场别具一格的“工悦领读”特色宣讲活动在ABB厦门工业中心拉开序幕。从普通工人到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冯鸿昌现场分享了题为《匠心铸梦 不负韶华》的心得感悟;市总工会工悦领读天团成员带来诗朗诵《劳动的歌声永不落》,慷慨激昂的诵读歌颂了劳动精神。

  现场互动热烈,学习氛围浓厚。除了精彩的读书活动,书柜、书籍、电子借阅器……小小的图书角将全国职工书屋的精华浓缩到活动现场。

  近年来,市总工会持续唱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在担负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上迈出了新步伐。值得一提的是,把“大学习”课堂搬到学校、企业、车间、班组、社区,积极推动打造基层职工文化阵地。在一线职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职工书屋”示范点,全市共建设483个市级以上职工书屋;创新开展“职工书屋·工悦领读”系列活动,选拔优秀职工领读人走进职工书屋开展读书活动。

  职工精神文化持续繁荣发展。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职工艺术团坚持深入企业、工地,为一线职工献上“情系兄弟姐妹”慰问演出,至今开展活动上百场,慰问职工30多万人次。连续15年为来厦务工者举办“新厦门人”集体婚典,见证1100多对“新厦门人”喜结连理。2019年推出全省首个志愿联合体“工益共同体”,目前已覆盖各区、各产业工(联)会,会集了包括劳模、青年职工、技术能手、离退休老党员在内的工会志愿者。

  挥洒基层劳动者激情,展示特区建设者风采,职工春晚让劳动者们唱起主角。自2012年开始,市总工会联合厦门广电集团推出职工春晚,将舞台搭进企业厂房、工业园区、街道社区,创作内容大多来源于建设一线火热的生产与生活。10年来,厦门职工春晚共吸引了4000多家企业参与,参演职工涵盖100多种职业,参演人次超过4万。2020年起,职工春晚海选走出厦门,开设“闽西南职工春晚”海选专场,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

  大力建设学习宣讲大讲堂,线上线下打造职工精神文化家园,市总工会积极拓展网上工会阵地,建立网上服务、网上办公一体化的网上工会平台,实现工会工作入会建会、会籍转移、维权咨询、联谊交友、求职招聘等服务的“一网办理”。市总工会两个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累计超过150万人,2017年、2018年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分别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工会新媒体第一名和全省十佳最有影响力新媒体第一名。

  建功立业促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推进 

 

集装箱桥吊远程操控司机技术比赛现场。 

  一条拣净生产线,通过“智造”后能自动辨别乌龙茶、红茶、普洱、花茶等茶类,还可以剔除黑细杆;采用远程控制系统,门窗可根据天气实现自动开关;一个看似简单的衣架布满“关节”,能让衣服晾晒防风吹、更易干……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设计发明,全都出自厦门的一线职工之手。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厦门职工创新创造取得的成绩:近五年来,市总工会共推荐2223项“五小”创新项目参加省级比赛,职工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在各级各类展示和赛事中获奖项目达541项。累计推荐评选全国劳模6名、省劳模50余名、市劳模300余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名、省五一劳动奖章130余名,命名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53家。

  深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是市总工会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这些工作室发挥全市各行各业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产业工人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哪,职工技能比赛就办到哪。市总工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已开展28届全市性职工技能比赛,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搭云梯”。近五年来,共开展市(区)级职工技术比赛378项,带动百万职工参加岗位练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三比一创”立功竞赛活动,历时7个月,竞赛项目669个,参赛单位2464家,参赛职工35.3万人,市总工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为两岸职工共同发展成才和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市总工会连续14年举办海峡职工论坛,先后开展高级茶艺师、高级品酒师、高级叉车工和动漫形象设计师等两岸职工技能比赛和技术交流。2011年在全省首次将台籍员工纳入劳模评选对象,截至目前,共评选台籍员工省级劳模1人,市级劳模10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多批次组织两岸工会干部和职工间的交流学习,为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发挥独特作用。

  不仅劳动竞赛在持续火热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通道也在不断地拓展,建设职工学堂成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共有1543名职工学员顺利完成学业,累计发放补助款达1154.2万元。同时市总工会依托我市现有的教育资源,建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工学堂。目前,全市设立25个职工学堂,开设316门类课程,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市职工的线上培训体系,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1万余场,培训职工179万人次。

  扩大工会覆盖面 

  建会入会工作向新领域拓展

 

我市首份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仪式。

 

海沧区物流行业联合工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1年11月,思明区网约配送员联合工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首批入会的636名网约配送员有了“娘家”。通过组建联合工会吸纳网约配送员入会,厦门工会服务新业态劳动者的创新之举走在福建省前列。

  随后,全市掀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的热潮,工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今年年初,市总工会组织召开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工作,通过主管(监管)部门等多渠道对平台企业、加盟企业以及代理商进行摸底比对,分类指导推进建会入会。截至2022年7月底,厦门已先后推动400家新业态企业组建工会,新入会的会员数突破了3万人。

  “加入工会后,一线司机有了归属感,有了工会‘娘家人’这一坚强的后盾。今后将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保障每位乘客的出行安全,让乘客有更舒适的乘车体验。”刚入会的网约车平台职工谢健全说。

  “有了这份合同保障,我们工作起来更安心了。”这一天,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快递员朱化玉非常高兴。7月底,企业方代表“市快递行业协会”和职工方代表“市快递行业工联会”签订了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根据约定,快递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岗位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3000元。

  一系列的“关爱行动”让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发了这一群体加入工会组织的热情。不仅如此,各级工会还加大创新力度,开展重点群体入会项目制建设,做实做强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积极推行网上申请入会、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便捷入会方式。

  全市现有基层工会1.79万家,覆盖单位7.4万家,会员近171万人;其中,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先后建起网约车、快递、外卖、物业、家政等多个行业工会联合会和联合工会,发展会员3.39万人。

  排忧解难暖人心 

  工会“娘家人”关爱四季常在 

 

工会开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暑托班。

 

环卫一线职工在工会爱心驿站内休息。

  在炎热的夏天,户外劳动者们依然奋斗在艳阳下,工会组织要为他们撑起一片荫凉。

  从2013年开始,市总工会每年推出一批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培育了一批“叫好卖座”的服务职工品牌。其中,职工“平安返厦”交通补助活动累计补助职工80万人,发放补助金1.3亿元;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共有670万多名职工参加,累计为20万名职工发放医疗补助金4.3亿元;实施工会会员服务卡项目,累计发行163万张工会会员卡;引导鼓励基层创建“多功能哺乳室”“职工亲子园”(暑托班、托育班),推动企业建设职工好食堂、好宿舍,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近五年来,结合“爱心厦门”建设,推动建成400多个工会爱心驿站、267个哺乳室、36个医生休息室、10个暖蜂小屋等,让广大职工能够就近、便捷、高效得到工会服务。

  2014年起,市总工会在春节期间推出“平安返厦交通补助”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提高了交通补助标准,全年都可以进行申报。同年,市总工会牵头组织“点对点”包车工作,接回外地务工人员4000多人。一系列助力职工返厦返岗的举措,赢得职工和企业的普遍点赞。

  2018年市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提出运用共享理念打造“十分钟职工服务圈”,在职工聚集的镇街、园区推出“共享职工之家”,使职工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援助、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文体娱乐等服务。近五年来,在全市建成“共享职工之家”上百个,项目入选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为全省工会推广提供了厦门经验。

  2022年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积极谋划,进一步整合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力量,成立市仲裁调解工作站,职工可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完成远程在线调解和调解协议仲裁审查,大大提高调裁衔接工作实效,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实现职工便捷维权。截至9月上旬,调解工作站累计接受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97件,成功调解91件,共为近百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5万余元。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无论春夏秋冬,全市职工总能感受到来自工会“娘家人”的暖心关怀。近五年来,市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工作导向,创新开展“工会红·暖心间”“绿色发展·工会助力”“工会蓝·帮解难”“金质服务·聚力赋能”等四色主题关爱活动,打造“暖心工会,多彩服务”品牌,为困难职工、困难劳模、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群体办好事解难事。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目标催人奋进。厦门市总工会将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维、更强的担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