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交基层亲历者谱写非凡十年奋斗之歌
2022-10-11 06:22 来源:海西晨报

  新型BRT车辆在高架桥上行驶。本版图片 记者 白斌斌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通讯员 江安娜 实习生 李雅莉)走过春秋,历经冬夏,一座城市的沧桑巨变被镌刻在时光里,公交的发展紧随着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

  60多年前,厦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30多年前,厦门公交线路还屈指可数;16年前,厦门公交集团正式整合成立,业务现已涵盖城市公交、道路运输、交通置业、汽车后服务四大板块。在时代的洪流下,每个平凡的公交人怀揣梦想,接续奋斗,为这段振奋人心的峥嵘岁月留下了真实而动人的注脚。

  锚定新时代下的时代坐标和精神原点,厦门公交联合《海西晨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厦门公交四大板块9大领域,通过基层亲历者和见证者讲述“非凡十年”,与时代同频共振。

  传承

  车型更新迭代 精神一脉相承

  林妙琴

  第十六届市人大代表

  鹭城巴士集团有限公司

  2路公交车驾驶员

  工龄:27年

  “我的青春和壮年都在公交度过,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它的发展。”1995年,当年仅16岁的林妙琴入职,当过票务员,1999年通过培训成为为数不多的女驾驶员。这20多年来,她驾驶过通道车、柴油车,也驾驶过油电混合、油气混合公交车和纯电动公交车。

  “身为一名驾驶员,这十年间明显感觉到车辆越来越‘高级’,驾驶环境和乘客乘坐舒适性也越来越好。”在林妙琴看来,小小车型的变化就是大时代发展的缩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也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林妙琴说,比如今年最新的纯电动车型装有USB接口,考虑到老年乘客和残疾人乘客,车辆还可自动升降倾斜。公交车内的设置也很贴心,“就拿我们2路为例,由于全是女性驾驶员,就从女性角度出发,为哺乳期的女性乘客设置了哺乳专座”。

  服务在提升,但公交票价依然是不跨段1元。林妙琴记得,她当票务员时票价0.5元、1元,20多年过去了,乘公交依然只需1元,学生卡0.8元,换乘免费、老年卡免费。但乘车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乘客出行日益便捷。

  对于公交,林妙琴倾注了很深的情感,自豪难以言表。这一切都体现在她的工作中——无论何时,她都把乘客当成亲人般看待,也收获了许多粉丝。林妙琴说,曾经有一名厦大70多岁的老师担心她错过饭点,经常在站点送馒头;还有同为市人大代表的一名教师,第一次见林妙琴就准确报出工号,原来这名教师从小就坐着林妙琴开的车上下学……点点滴滴,都让林妙琴感动不已。

  不仅是林妙琴,在2路公交车上,类似的故事屡见不鲜。“公交车型不停更新换代,但服务是可传承和创新的。”林妙琴说,这些年来,2路车注入了许多年轻血液,每当新司机跟着学习时,她都会倾囊相授,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融入

  机遇挑战并存 服务赢得市场

  李秀叶

  海峡出租车公司

  第二车队班长

  工龄:15年

  看过凌晨4点的厦门,见过清晨环岛路的第一缕阳光,在李秀叶眼中,无论什么时候,厦门都是美的。

  “本来只是来厦门找亲戚,看到这里太好了,就留下了。”20年前,李秀叶在厦门成家,成为一名新厦门人,开出租车就是她融入这座城市的第一个选择。

  于是,她与丈夫成为海峡出租车的“夫妻档”,两个人一辆车,坚持了15年。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别人觉得开出租车枯燥且辛苦,但在李秀叶看来,这是一份有意思的职业,她每天驱车穿梭在大街小巷,见证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见证了交通行业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出租车行业,从汽油车到燃气车,再到纯电动车,出车成本下降了;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到结合线上打车系统扫码支付,乘车越来越便捷。

  这些年来,随着网约车的兴起,出租车遇到了冲击。但在李秀叶看来,这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我们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李秀叶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她对待乘客热情亲切,15年来收获“零投诉”,她的出租车就像自家车一样保养得干净整洁。

  李秀叶一直想着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在出租车司机群体中有许多新厦门人,他们奉献着爱心,这种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李秀叶说,海峡出租车雷锋车队已开展近10年活动,还有每年的高考爱心车,都能看见不少同行的身影,“这两年来,我们还成立了助盲小分队,只要盲人朋友们有需要,我们可以免费接送”。

  创新

  智慧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

  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

  有限公司车技部负责人

  工龄:34年

  从19岁到54岁,李伟坚只专注做一件事——与公交车技术打交道。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公交维修工,到成为BRT车技部的负责人,30多年时光,他见证了公交发展的过半历史。

  2008年,他再次成为见证人——2008年8月31日,厦门BRT正式开通运营。那年,李伟坚被调入厦门BRT,成为现场车技员,负责跟踪实施BRT车辆的日检、维修、保养等。

  “当时快线车辆一共是120辆12米车,都是柴油车。”李伟坚说,从2012年底开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BRT陆续购入了18米车。几年间,在原有快1、快2、快3线基础上,又新增快5线、快6线,及快8线、快9线高峰线,现如今,这些线路每天有二三十万人乘坐,车辆数也增至255辆。按计划,今年底还将新增一条同安至厦门北站的快线。

  “现如今纯电动车型占比在92%。”李伟坚说,在大时代背景下,厦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2019年起BRT陆续把柴油车更换为纯电动车。到2024年最后一批柴油车将报废,届时BRT将全线使用纯电动车。

  在他看来,每一次车型迭代,都是一次技术革新。在他办公室里有一面大书柜,里面放着每一辆车的档案,在这些档案里,每辆车的故事似乎变得鲜活了起来。那些专业的技术名词、参数对李伟坚而言,像是婴儿长大成人的生命密码。

  “这十年来,市民看到更多的可能是车型变化,但实际上在智能化方面也有很大发展。”李伟坚说,随着5G技术逐步成熟,BRT创新了公交运营模式,实现智能辅助驾驶。比如平峰期时,纯电动BRT车辆基本实现“人机共驾”——驾驶员坐在驾驶位,行驶过程中,车辆会智能加减速,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身在这行,就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李伟坚说,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