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大提升指挥部:民生为笔 绘就美好
2022-10-14 14:59 来源:厦门日报

  开拓创新

  岛内大提升借鉴先进城市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依据城市发展阶段特点,探索发展新模式、建设新思路

  有机统一

  岛内大提升落实岛内外联动“一盘棋”理念,实现“保护-挖掘-传承”和“疏解-创新-提升”的有机统一

  岛内大提升抓发展空间、产业转型升级、配套完善、生态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绘好蓝图。图为厦门本岛全景。 (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黄丰 邓坚 柯雯靖)“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厦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年来,本岛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岛内大提升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山路片区着力提升业态,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存。 (记者 林铭鸿 摄)

  优化格局 拓展本岛发展新空间

  十年来,岛内大提升落实岛内外联动“一盘棋”理念,抓发展空间、产业转型升级、配套完善、生态提升,为高品质发展、高质量建设绘好蓝图。坚持先谋后动,实现“保护-挖掘-传承”和“疏解-创新-提升”的有机统一。

  腾笼换凤,加速本岛产业有机更新。珍珠湾畔发源,虎仔山下拓展,经过十年耕耘,美亚柏科、咪咕动漫等一大批企业在软件园一期、二期生根发展。如今,厦门软件园已成为最重要的千亿产业园区,做强做优本岛园区的同时,布局集美联动发展三期。大宗散货泊位疏解至海沧港,整合优化连片发展集装箱作业区,东渡港区实现升级换代……

  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新功能。充满乡愁记忆的城中村古地石,被打造成逆生长出圈的“年轻经济”,发挥商圈“酵母效应”,探索出“主题IP+共享街区”模式,厦门东部片区宜居宜业蓝图正逐渐丰满。拆违复绿治理,东坪山建成福建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打造成市民休闲度假空间。

  绿色发展,实现“城市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依据本岛“山、海、城”自然环境特点,形成山海健康步道“一环三水两横两纵”的总体建设格局。“云海线”“林海线”等陆续建成投用,165公里长的步道与城市山水景观相融,实现生态改善、休闲健身、观景旅游等多功能汇聚,集BRT、地铁、公交、慢行系统、自行车道为一体的多元化绿色出行系统已然成形……

  古地石发挥商圈“酵母效应”,探索出“主题IP+共享街区”模式。 (记者 林铭鸿 摄)

  功能提升 推动本岛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岛内大提升重视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依据城市发展阶段特点,与时俱进,探索发展新模式、建设新思路,抓项目建设带动,实现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放大了城市,链接了生活。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陆续建成投用,依托轨道建设的TOD成片开发把站点周边闲散土地资源串联起来,五缘湾湿地公园TOD成片开发打造新城市综合体,城市空间品质有效提升,实现“人-城市-地铁”完美融合。发挥滨北片区本岛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开展超级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字节跳动等世界500强高端企业入驻。

  “旧瓶装新酒”,因地制宜,赋予老旧工业园区新功能、新生命。近年来,特区发祥地湖里工业区变身文创梦工厂,“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成功打造文艺范“夜商圈”,老厂房焕发新商机。2022年,依托老开元工业园全新打造的开元创新社区,正式划入火炬“一区多园”,聚焦智能经济、新一代数字科技等新产业,与邻近的软件园二期、观音山商务营运中心、会展北片区等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螺蛳壳里做道场,就地取材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采用“公园+体育”模式,充分利用土地“金角银边”,挖掘社区“边角料”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和普惠性全民健身场所,美仁园、金海园、祥店园等一大批项目已建成投用。

  加快功能修补,让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设立社区规划师,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有了专属技术顾问,“陪伴式”社区空间治理服务,老旧小区改造更科学,城市微更新和治理更加精细化;实施“正本清源”改造,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源头改善环境品质;老旧燃气铸铁管网全面更新换代,城市安全更有保障。

  传承文脉,让老建筑“可读”、风景“可看”、街巷“可逛”,让居民记得住“乡愁”。2022年9月底,湖里五通社区历史风貌建筑张文裕宅通过“平移”修缮技术,实现就地保护。沙坡尾片区渔港遗存保护与文创开发并重,打造成商业网红打卡地和热门影视取景点。中山路整合南洋华侨文化与闽台风俗文化特色,打造可阅读、可感受的历史文化街区。

  岛内大提升持续改善环境品质。图为风景优美的筼筜湖。(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以民为本 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感

  念“民之所忧” ,行“民之所盼”。着眼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诉求,正是大提升的根本要义。十年来,岛内大提升聚焦热点、呼应民声,实实在在托起“稳稳的幸福”。

  一砖一瓦均系民生。2015年,厦门率先全国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近50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随着旧城旧村成片改造推进,一大批居民搬进媲美商品住宅的安置房。目前,岛内23个安置房项目正加速建设,建成后可提供3万余套新房。从安居到优居,提升居住品质不再是梦想。

  提升建设标准,强配置补短板。坚持学校与片区改造同步配套优先建设,近十年本岛幼儿园、小学、初中新增学位超5.5万个。2022年9月,大同小学岭兜校区、金尚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希平双语学校等陆续建成投用,就学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弘爱医院等一批三级医院相继建成投用,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新建、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和补足社区基础设施,“15分钟健康圈”逐渐成形;新建住宅小区与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家门口就能安心养老。

  推动近邻运动场所建设,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今年以来,湖里区射箭场、蔡塘运动中心、金榜公园健身房建成投用,白鹭洲西公园健身步道、袁厝小游园等场所完成改造提升……运动场所布点更完善,功能更贴近大众需求,让市民尽享运动快乐。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岛内大提升将以更高站位谋划、更实作风推进、更大手笔建设,推动城市更新活力不断释放、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一期全长约17.9公里,主线长约8.2公里。图为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东山水库节点。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数据】

  ●2015年,厦门率先全国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近50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当前,岛内23个安置房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建成后可提供3万余套新房。

  ●坚持学校与片区改造同步配套优先建设,近十年本岛幼儿园、小学、初中新增学位超5.5万个。今年9月,大同小学岭兜校区、金尚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希平双语学校等陆续建成投用,就学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镜头】

  岛内安置房项目居住品质不断提升。站在金林湾花园B区安置房楼顶,美景触手可及。(记者 王协云 摄)

  岛内大提升聚焦民生,推动近邻运动场所建设,更加贴近大众需求。图为筼筜湖健康步道。(记者 张江毅 摄)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