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消防日即将来临 感受消防员家庭传递出的力量与温暖
2022-11-06 08:17 来源:厦门日报

  ●出镜家庭

  林密山,39岁,湖里区消防救援大队江头消防救援站站长,因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工作中贡献突出,被公安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妻子赖美红,37岁,思明区槟榔社区工作人员;大儿子林学骞,11岁;小儿子林浩宇,5岁。

  ●心愿

  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希望自己能多些时间陪伴家人。

  【关键词】

  力量

 记者罗子泓(左一)在采访林密山一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陈雅真 图/记者 张江毅)对于身处一线的消防救援人员来说,消防救援站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由于警情随时可能发生,他们必须原地待命。

  江头消防救援站站长林密山就是一名一线消防救援人员。他和妻子,一个守护城市中的“大家”,一个照顾自己的小家。这次的家访地点有些特殊——“119”消防日即将来临,我们将林密山的妻儿邀请到江头消防救援站,听他们说说这份职业背后的酸甜苦辣,感受这个家庭传递出的力量与温暖。

  他曾参与各类抢险救援 更加珍惜当下生活

  灭火,是大家提及消防救援人员时的第一印象。还未加入消防队伍时,林密山也是这么想的。“叔叔和表哥都当过兵,让我从小对军人有崇敬之情。”2001年,林密山应征成为一名消防兵。学习和训练时,他才发现:原来,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要学这么多东西,职责范围这么广。

  “不仅是灭火,大到台风排涝,营救被困人员,小到处置马蜂窝,把掉落的牛从坑洞里救出来这些事儿,我们都要会。”林密山介绍。

  刚到一线那段时间,消防站共有8部车。照明的,破拆的,灭火的,急救的……他得记住车上搭载的各种器材,林林总总近千个。站里的前辈告诉他,记住装备名只是基本工作,作为消防救援人员,要学会利用装备更好地处置警情、保护群众。第一次,林密山感受到了肩上责任之重大。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工作,是林密山至今难忘的经历。

  当天,他和同事们刚执行完护送火炬离厦赴龙岩的任务。深夜,一通电话将他从睡梦中唤醒——福建消防将派出抗震救灾第一梯队赶往灾区救援,林密山就在名单中。“从龙岩连夜开车赶到厦门机场。匆匆给爸妈打了个电话,说我要去四川救灾,震区信号不好,就先不联系了……”林密山回忆道。他将手机往车上一丢,基本上什么行李都没带,就登上了飞往四川的航班。

  后来,林密山在青川县——汶川地震中仅次于北川、汶川的第三大重灾区工作了七天八夜,开展生命迹象搜寻、道路疏通、受灾群众转移等工作。“公路坍塌、房屋损毁的场景历历在目。但更令人难忘的是群众坚定的眼神,他们让我懂得了敬畏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林密山说。

  妻子的支持让他安心 儿子觉得消防员很帅

  “幸亏2008年的时候还不认识你,不然,我该多担心!”赖美红坐在林密山身旁,听他讲当年的故事,末了,说了这么一句话。她告诉记者,林密山一直把在震区工作的照片“压在箱底”,至今都没有给家人看。

  2016年,台风“莫兰蒂”袭击厦门的那晚,赖美红恰好带着孩子来站。凌晨,江头消防救援站接到警情出动了。“他带着队伍到各个地方抢险,我就守在手机旁,一夜没合眼。”赖美红说。

  赖美红也当过兵,能理解林密山。对于她来说,照顾好家人,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两个小孩,基本都是我在带。家里的事儿,我大多报喜不报忧。身为亲人,才能感受到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的辛苦。每次刷到和消防相关的视频,我都会快速划过,不忍心看……”说到这里,赖美红的眼眶红了。

  话语间,林浩宇从门外蹦跶进来。他比了个武术的姿势,对记者说:“我长大也要当个消防员,消防员很帅!”林密山夫妇被儿子逗笑了,赖美红解释说:“两个孩子会来看爸爸,还见过他们训练、出警的场景。久而久之,消防员就成了‘帅’的代名词,爸爸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很高大。”

  看到孩子们对消防感兴趣,又慢慢长大懂事,林密山在陪玩、陪读之余,还会给他们教授些消防知识。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他和同事们还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

  “有‘大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团圆。有‘小家’的支持,才有我们安心的守护。”林密山说话时,赖美红听得很认真,她轻轻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