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守护一泓碧水润泽千家万户
2022-12-21 10:37 来源:厦门日报

  ▲埭头溪流整治成效显著。

  人水交融、生态和谐的景象,折射的是厦门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图为坂头水库。

  我市920个小微水体全面登记造册,形成一塘(池)一档。

  翔安古宅水库蓄满盈盈碧水。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张鹏 图/记者 张奇辉)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曲折,潺潺流淌,成为最美的城市风景线;坚不可摧的堤坝,守护一泓碧水,保稳城市用水生命线;水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水生态全面优化,水环境持续改善……在厦门,人水交融、生态和谐的景象,折射的是厦门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年来,厦门市水利局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项目建设

  三大水源实现

  互联互通

  今年8月中旬,位于同安区五显镇的竹坝水库满库运行,放水涵洞闸门打开,汩汩碧水通过涵洞,流向汀溪水库总干渠,源源不断为下游的同安区、翔安区输水。这是我市首次通过水库调度实施跨区生态补水。

  跨区生态补水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我市持续建设的水源连通工程。就在今年,西水东调原水工程投入使用,水源连通工程——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建成,标志我市高、低线水源连通工程建成,石兜、莲花、汀溪水库三大水源实现互联互通、互为补备,同翔两区供水安全得到极大保障。此外,坂头右干渠改造工程、溪头水库配套原水工程(同安东路至翔安北水厂段)两个市重点项目已于11月开工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对助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年来,厦门市水利局印发《厦门市供水大水网系统工程规划》,完成全生命周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方案编制和项目策划,形成项目80多个、涉及投资近300亿元,推动项目滚动接续,尽早构建厦门“八源三线”大水网格局。至今年12月中旬,已完成年度水利投资23.26亿元,推动扩投资加快见效。

  河湖治理

  333个受污染小微水体

  整治完成

  冬天的厦门,依旧天蓝树绿花香,一条条溪流两岸美景迷人。一年来,我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今年,我市双总河长签发2022年第1号总河长令,在全市发起巩固提升河湖水质、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攻坚战。市政府对15个断面消除劣V类水质挂牌督办。再过几天,也就是2023年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市河湖长制实现了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跨越。

  河湖治理,厦门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我市开展河湖“四乱”暨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推动落地一批生态补水和雨洪增蓄项目,已建成生态补水项目8个(共11处补水口),明显改善河道水环境。小微水体治理被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920个小微水体全面登记造册,形成一塘(池)一档,通过截、清、修、绿等综合措施,333个受污染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同步打造新店镇大宅听花驿站、澳头社区怀远湖等83处水景观示范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共建共护美丽幸福河湖,已成为全厦门的共识。今年3月30日是厦门市首个“河(湖)长日”,期间市区两级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还对全市九条溪流开展生态健康和幸福程度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吸引了全社会对河湖健康的关注。11月29日,厦门市幸福河湖促进会正式揭牌成立,进一步构建起民间和政府的沟通桥梁,汇聚起各方力量,助力幸福河湖建设。

  防灾减灾

  多部门联合开展

  度汛安全重点检查

  今年6月上中旬,我市迎来了集中降雨,累计雨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大。厦门市水利局落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先后7次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发布山洪灾害预警20期、预警信息5000余条次,组织转移群众800余人,经科学指挥调度,全市水库有效发挥拦洪削峰和蓄水保水作用,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

  一项项水利工程,一座座蓄满盈盈碧水的水库,一股股流进千家万户的清泉……这一幅幅图景,是厦门水利建设成就的鲜明印记。

  为了让生命之水安全流淌,我市聚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牢牢守住红线底线。

  今年持续开展的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涉水危险区域、房屋安全等重点内容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省、市、区三级水利部门联合开展度汛安全重点检查,及时整改问题隐患,保证了全市水利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同时,厦门市水利局还完成了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小(2)型以上水库(闸)等水利工程划界工作,完成2座中型水库、1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推进马銮水闸船闸改造提升和集杏海堤水闸大修,开展杏林湾纳潮水动力及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我市小水电综合整治作为全省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上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党建引领

  “党建进工地”试点

  取得良好成效

  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厦门市水利局强化党建工作引领作用,认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围绕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开展法治攻坚、项目攻坚、水质攻坚等七大攻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迅速在水利系统掀起学习热潮,党组成员走进联系支部、党员干部走进工地一线展开宣讲,推动大会精神落地生根。

  项目建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厦门市水利局推行“党建进工地”试点也收到良好成效,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马銮湾新城段)、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下潭尾段)岸线整治及湾区排洪截污工程两个试点工程被评为“福建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多次受到厦门市政府、市重点办表扬,多项新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马銮湾新城段)代表福建省在水利部2020-2021年度考核中排名全国第六,位列A级行列。

  【展望】

  多措并举 水治理更加科学化

  统筹完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

  2023年,我市将重点加快溪头水库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厦门市过芸溪流域综合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报批,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主动配合省水利厅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建设,保障我市中远期用水需求。持续统筹推进市级骨干水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工程、水源连通中线工程(溪头水库至同安东路段)等项目统筹建设。

  持续打造水清岸绿宜居环境

  在深化河湖综合治理上,落实第1号总河长令关于2023年全市地表水基本消除劣V类要求,强力推进城乡污水治理、“正本清源”改造、入河排口和农业面源污染源整治巩固等系统治理项目,落实常态化规范化河湖“四乱”清理整治和河道养护,加快实施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和雨洪增蓄利用项目,建立安全生态水系管护机制,督促抓好《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具体落实,建设并开放河湖长制展览馆。

  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严格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开展节约用水条例立法调研,持续推进再生水利用。

  在水土保持监管上,继续强化查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各类违法行为,完成3轮水土流失遥感图斑核查及整改。

  固守安全工作基本盘

  在水旱灾害防御上,全面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相关培训演练;加强值班值守,落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险情灾情。

  在水利安全生产上,层层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总结巩固三年行动成果,提升行业安全水平。组织全市42座小型水库安全提升整治,力争完成马銮水闸船闸改造提升主体工程,推动集杏海堤水闸大修工程开工建设。

  在水利信息化支撑上,推进数字孪生东西溪项目、大坝安全监测平台等开发建设,谋划智慧水利建设方案,汇聚现有各系统,形成“一部门一平台”格局。

  【亮点】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营商环境

  开展水利“法治提升年”活动,编制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15起,分类解决水土保持设施“已批未建”“未验先投”历史遗留问题,重新核定17个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减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132万余元,减轻了企业负担;水利办事服务类审批事项即办率超72%,承诺时限压缩率93.81%,审批窗口获评市“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

  水资源双控指标

  全市2021年用水总量7.36亿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GDP)用水量(包括农林牧渔用水)10.5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1.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2立方米,相关指标绝对值数据位居全省前列,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土流失治理

  截至目前,全市水土保持率94.75%,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水土保持信用监管‘两单’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作为典型经验,两次在全省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厦门市水利局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处获评我市生态文明工作先进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