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鹭城寻兔!探寻厦门历史地理民俗文化中的兔元素
2023-01-21 08:58 来源:厦门日报

  大兔屿

  面积约93347平方米,岸线长约1567米,最高点海拔39.73米。

  小兔屿

  面积约1711平方米,岸线长约193米。

  兔仔岛

  面积约2471平方米,岸线长约224米。

  白兔屿

  面积约6369平方米,岸线长约358米,最高海拔约19.2米。略呈三角形,大潮低潮时,周围为大片滩涂,西侧有小片红树林分布。

大兔屿、小兔屿、兔仔岛、白兔屿四个小岛沿海沧湾排开。图中右一为大兔屿。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孟庆昊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除署名外)玉兔迎祥——癸卯兔年来了,生肖“兔”成为市民网友讨论的话题。

  从地理角度看,厦门有不少和“兔”相关的地名,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海沧大桥附近的几座“兔”屿;厦门人的民俗生活中,也有“兔”的身影,比如歌仔戏经典剧目有《白兔记》,老厦门人逢年过节喜欢买“兔子花”等……

  这些岛屿的命名为啥有“兔”元素?厦门还有哪些与兔子有关的趣闻?日前,本报记者查阅资料,请教文史专家和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带您寻找厦门“兔”的相关印记。

  4座名字带“兔”的岛屿沿海沧湾排开

  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搜索厦门地图可以看到,沿海沧湾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有“一窝兔”——大兔屿、小兔屿、兔仔岛、白兔屿四个小岛依次排列。其中,市民较为熟悉的是大兔屿、小兔屿和白兔屿,厦门文史专家范寿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介绍,厦门海域上有“三兔守江”之说。

  1月17日,记者跟随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乘船登上了大兔屿。站在大兔屿码头,面前是山体绿植的郁郁葱葱,身后是海沧湾畔的高楼林立。耳边,海浪与山风的声音相互交织;眼前,偶有翠鸟、白鹭等小动物栖息觅食。

  从码头出发,沿着堤岸向岛屿西南端走,一路上可以看见步道、岛碑等景观设施。南普陀寺妙湛方丈的舍利塔等也坐落在大兔屿上,为这座草木繁茂的小岛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在大兔屿高处向西南海面望去,小兔屿、兔仔岛、白兔屿尽收眼底,密集的红树林分布在它们周围,长势旺盛。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域与海岛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林煌伟介绍,其实,大兔屿有两个组成部分——东北侧的大兔屿和西南端的乌鸦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在岛上围垦养殖、修筑堤岸,两个岛屿也因此被连在了一块儿,统称大兔屿。2015年,我市启动大兔屿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堤岸被修缮加固,用于养殖的水体也开始退养清淤,成为活水内湖;此外,相关部门还开展了交通码头、集散广场建设,水体贯通,护岸加固,园林绿化等工作。

  “四座‘兔屿’都以生态保护为主,为今后的合理利用预留空间。”林煌伟说,目前,暂无公共交通通往岛上,但执法人员会定期巡查管理,岛上严禁未经批准的开发建设。

  以“兔”为名是因形肖还是“土”谐音?

  “兔屿”的命名是怎么来的?大兔屿的岛碑是这样写的——“因形似兔,且面积较大,故名”。小兔屿也以形肖而得名,只不过,它的面积小了些,所以叫“小兔屿”。

  相传,清雍正年间,倭寇在沿海一带抢掠百姓财产,清政府下令沿海百姓内迁三百里,以此减少损失。从此,许多沿海小岛便无人再居住。往后,大兔屿还短暂“接待”过避风的渔民、躲避战乱的人、麻风病人等。时过境迁,如今的岛屿再度回归平静。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大兔屿、小兔屿、兔仔岛、白兔屿等49个无居民海岛,也就是说,它们是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

  记者查阅1980年版《厦门市地名录》岛屿、主要礁石一览表发现,大兔屿、小兔屿又被称为大土屿、小土屿。对此,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解释说,十二生肖中,兔子漂亮、乖巧,在厦门,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土”与“兔”发音相似,所以,大家将“土”雅化为“兔”来为岛屿命名,借此表达美好愿景。

  同样是“兔屿”,为啥兔仔岛不如其他几个岛屿有名?林煌伟说,岛屿被海水包围,涨潮时,兔仔岛的“出水”面积很小;此外,兔仔岛和小兔屿共同依托在巨大岩石上,两个岛屿距离很近,大家可能误将两个岛屿算作一个了。

  在大嶝岛附近的厦金海域上,还有一个与“兔”相关的小岛——玉兔屿。厦门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由于岛屿形似兔子、质地白,故有玉兔屿之称。闽南话也称该岛为“陛下礁(即皇帝礁)”,音译成普通话就是“白哈礁”。

  【兔趣闻】

  老厦门人 买“兔子花”迎春

  以前迎春时,厦门市民经常会摆上一种叫作“兔子花”的插花。范寿春说,它形似兔子、花期长、生命力顽强,常被厦门人种在墙头破缸里,无需过多照顾,也能开得灿烂。

  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民俗专家卢志明回忆,早在数十年前,厦门第七市场附近的花市就有“兔子花”售卖,它是同株多色花卉,有白色、紫色、红色等,逢年过节颇受厦门人青睐。一朵朵小花绽放,就像一只只玲珑的小兔从花枝上“蹦”出来。

  可惜的是,近年来,这一本土花卉已难觅踪影。不过,有种学名“仙客来”的花,也被称为兔子花。尽管它和厦门的“兔子花”有所区别,但颜色艳丽,同样惹人喜爱。

  歌仔戏《白兔记》是经典“避债戏”

  厦门有“避债戏”这一习俗。以白兔为剧情发展和线索、情节曲折的歌仔戏《白兔记》就是“避债戏”经典剧目之一。

  范寿春编撰的《厦门讲古选辑》中说,过年时,剧团会在宫庙或祖祠前演戏,让神灵或先祖看戏过年。这时,逃债人也会来到戏棚下看戏。讨债人明知逃债人在看戏,却不能上前逼债——根据地方风俗,在神佛祖宗面前讨债,是不被允许的。

  “旧时,一些靠借粮借债度日的百姓直到过年都无法还债。每到年关,债主登门要债,实在还不起钱的人就会跑去看戏。看‘避债戏’时不可讨债也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卢志明说。

  交售兔皮可免布票购袜

  范寿春介绍,早年间,兔子还曾是厦门人养殖的主要家畜,品种有短毛兔、长毛兔。当时,有关商业部门有收购兔皮的业务,市民如果交售一张兔皮,就能换取免布票购买两双袜子的优惠。

  此外,周长楫主编的《闽南方言俗语大词典》中,有一些有关兔子的方言俗语表述。比如,兔仔望月——兔子望着月亮,想到月亮里去,这是不可能的事,该词也用来比喻痴心妄想;兔头蛇眼——长着兔子般的脑袋和蛇一样的眼睛,形容人相貌猥琐丑陋且心术不正;兔角龟毛——兔长角、龟发毛,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兔所在】

  金榜山下 原有“鹰搏兔石”

金榜公园内的“金榜钓矶”。(罗子泓 摄)

  国家级非遗讲古项目厦门市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勇介绍,原来金榜山麓濒临筼筜港的厦门名景“金榜钓矶”处,有“鹰搏兔石”。民国《厦门市志》在对金榜山的记述中这样写道:“临海有石,俗呼‘鹰搏兔石’,黯钓矶处也”。

  彭一万介绍,“黯”指的是唐朝知名文人陈黯。唐宋时,海水直至金榜山下,陈黯常到山下海边的巨石上钓鱼,以娱晚年,“金榜钓矶”由此而来。至于“鹰搏兔石”,彭一万说,是因为附近的石头一块像鹰,一块像兔子,组合起来犹如老鹰和兔子在搏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景观由于时代变迁、城市建设等原因湮没。改革开放后,市政府拨款规划修建了金榜公园,复建了钓矶等景观。

  百年老照片 拍到兔形石

150多年前,英国摄影家在厦门拍摄的“石字临江”和石兔。(厦门日报资料图)

  150多年前的老照片中也有厦门“兔石”的身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收录了一张厦门著名历史景观“石字临江”的老照片。它由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摄于19世纪70年代初。

  照片左侧,一块巨石临水而立,上面的摩崖石刻记录了明代厦门地方官员自捐薪俸、修建铳城以抵抗侵略者的史实,俗称“打石字”;照片右侧,则有一形似兔子的大石头,“兔子”面朝石刻,头小身大,长长的耳朵耷拉下来。

  据《厦门日报》2011年《揭开“石字临江”之谜》所述,经老照片及文史爱好者考证,巨石的位置在今厦港街道寿彭路一带。由于建设需要,石块附近的海域不断被填埋;20世纪50年代末,或因鹰厦铁路延长段建设需要,石块被打平消失。

  【记者手记】

  文化之钥 品读厦门

  采访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先生时,恰逢他为友人写春联,横批“玉兔迎祥”四个字跃然红纸上。彭先生建议我将这个四字吉语写进报道——在闽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象征着祥瑞。

  癸卯兔年将至,我们寻“兔”厦门,通过民俗文化与历史地理的探索与钩沉,解锁趣闻,明晰了不少历史信息。寻“兔”厦门,我们看到了历久弥新,大兔屿等海岛的保护更加科学有效,鹭岛“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绿色招牌不断被擦亮;我们看到了城市变迁,厦港“石字临江”景观永远留在了照片里,“金榜钓矶”在金榜公园中复建;我们看到了时代进步,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兔皮“抵”布票和“避债戏”等退出历史舞台……

  城市文化,不仅藏在博物馆斑驳的文物中,藏在典籍的字里行间,也写在山海草木间,化在百姓日常生活里。品味解读一座城,文化是一把钥匙。寻“兔”厦门,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文化的几个侧面,像这样的钥匙,肯定还有很多。爱一座城,就从和她相识相知开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