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怎么读?“文学鬼才”马伯庸来厦签售分享心得
2023-03-27 16:24 来源:厦门晚报

  ■马伯庸签售新书。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李颖)昨天上午,著名作家马伯庸走进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以“跟苏轼一起学历史”为题分享读史心得,并与现场读者互动。其幽默诙谐的谈吐让现场欢笑声、掌声不断。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由他编剧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和之前改编自他创作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等都是热播剧。

  谈读史

  每读一遍之前都设置一个目标

  很多人都觉得读史书很枯燥,马伯庸这次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读史方法——苏轼的“八面受敌法”。何谓“八面受敌法”?就是将一本史书读很多遍,每读一遍之前都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比如第一遍了解书中人物的事迹,第二遍了解书中的官制,第三遍了解书中的兵法等。“相当于把一本书拆成很多本书来读,每次的侧重点和主题都不一样,读完几遍后,这本书就读透了。”马伯庸说,不只是读史书,读任何书都用得上这种方法。读中国古诗也是如此,以陆游为例,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有爱国诗也有爱生活的诗,分目标读就会发现,陆游不只是爱国诗人,还热爱生活,尤其喜欢猫,这样就会对诗人有了立体的认识。

  马伯庸说,他小时候拿到史书也发愁,像看天书,直到有一天读了苏轼的《夜梦》才豁然开朗,心里踏实了。“苏轼写这篇作品时60多岁,早就名满天下了,而他还梦见小时候完不成《春秋》的作业而被父亲责骂,‘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一代文豪小时候读《春秋》也害怕,何况我们这些资质不够的普通人?所以读史书,首先要放平心态,其次要有好方法,‘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谈创作

  多积累不执着于是否有灵感

  马伯庸说,上一次来厦门还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一直想旧地重游,所以这次做新书《长安的荔枝》签售活动,特意向出版社申请安排到福建走一圈,吃点好吃的,顺便做一场讲座。”

  马伯庸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先在各地采风时搜集素材,再开始创作。记者问他是否有可能到厦门采风,以厦门的素材创作一部作品。他表示“完全有可能”。“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包括去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最喜欢查当地的地名。每次来厦门,我都会去鼓浪屿,也会去周边的一些村寨。这次到厦图集美新馆后,听说附近全是嘉庚风格建筑,我专门进行了详细了解。”马伯庸说,以后如果写厦门题材的故事,写到建筑部分时他知道该怎么写了,“对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杂,一定要接触不同行业,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展现出足够的维度。”

  谈及新书《长安的荔枝》,马伯庸说,他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突然来了灵感,觉得可以写一个故事。“对这首诗,多数人关注的都是妃子笑,却没想过运这些荔枝要花费多少工夫,用了多少匹马,走了什么路线。于是我以普通人的视角进行创作,一共花了11天就完成了,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废寝忘食地写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

  马伯庸说,其实这也属于厚积薄发,他此前创作《长安十二时辰》时积攒了很多唐代生活的细节,包括从史料中了解广东、福建的地理环境、山川形势,江西的水流方向等,加上去各地积累的素材,汇聚在一起就成了《长安的荔枝》。

  对于有志于写作的人,马伯庸的建议是,没有灵感没关系,那说明还没有足够强烈的倾诉欲望,慢慢积累,积累足够多,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迸发出灵感,“灵感不是小聪明、一拍脑袋就有的,灵感是建立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建议多积累,不要执着于有没有灵感。”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