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厦门交警最新发布!清明假期出行请收好这份指南
2023-03-29 21:15 来源:厦门交警微信公众号

  厦门网讯 据厦门交警微信公众号,清明假期临近,群众祭扫、春耕、旅游出行活动频繁。为了向广大市民游客出行提供参考,蜀黍根据以往清明节期间交通大数据和近期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对今年清明期间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进行研判预测,大家出行前记得一定要了解下↓↓↓

  一、今年清明节我市相关政策

  (一)假期时间与往年不同

  2023年清明节假期仅4月5日(周三)一天,没有调休。

  (二)陵园实行错峰祭扫

  根据厦门市民政局《关于2023年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通告》要求,我市各墓陵园、各镇(街)村(居)骨灰楼(所)祭扫集中开放时间为3月25日至4月9日,实行单双号错峰祭扫。

  (三)高速免费通行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清明节假期(4月5日0时至24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收高速通行费用。

  二、清明假期全市交通概况整体预测

人车流动出现高峰

各墓陵园周边道路压力大

  预测今年清明节假期周边地区群众自驾返乡的意愿会明显增高,中短途自驾车返乡祭扫的群众将明显增加,人车流动将出现高峰,各墓陵园周边道路会出现车流局部聚集的情况。

祭扫时间分散

降雨概率较大

  今年没有进行调休,群众祭扫将会分散到4月1日和2日(清明前一周周末)、4月5日(清明节当日)、4月8日和9日(清明后一周周末)。结合往年天气情况看,清明期间降雨概率较大,更会激发集中自驾需求。

4月1日和2日

将会是群众祭扫的高峰

  综合分析群众祭扫需求,4月1日和2日将会是群众祭扫的高峰,预测3月31日(周五)晚高峰与祭扫出行返乡车流相叠加,全市各主要通行干道、城市快速路和进出岛“五桥两隧”会出现较大范围的车辆缓行情况。

4月4日和4月7日晚高峰

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车流增幅

  4月4日(假期前一天)和4月7日(下周五)晚高峰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车流增幅。4月1日和2日(清明前一周周末)、4月5日(清明节当日)、4月8日和9日(清明后一周周末),除墓陵园、热门景区和商圈周边道路以外,全市总体交通情况平稳,通行较为顺畅。本次清明假期没有调休,祭扫群众也会相对分散,预测不会出现明显的返程高峰。

  三、清明节期间拥堵指数预测

  3月31日(周五)为3月份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通勤车流和返乡祭扫车流的叠加,将对全市各主要通行干道、城市快速路和进出岛“五桥两隧”带来较大压力。预测16时起,上述道路车辆将开始逐渐增加,至18时许全市车流量达到峰值,大部分主要通勤干道出现较为明显的车辆缓行情况,并将持续到21时后。

  4月4日(清明节假期前一天)和4月7日(下周五)车辆拥堵指数趋势与3月31日基本一致,但持续时间会有所缩短,与正常周五晚高峰车流情况相近。

  

  周末和清明节当天,市民群众出行主要集中在各墓陵园、各镇(街)村(居)骨灰楼(所)和各热门景区周边道路,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会有一定程度上升,出现短时的车辆聚集情况。特别是群众祭扫需求较高的南普陀、薛岭山墓园、中华永久墓园、福泽园和石室禅院周边道路。

  景区方面的人流车流仍会与正常假期一致,主要高峰会出现在14时至19时期间,主要以南普陀、厦大、演武大桥、环岛路、万石植物园、十里长堤、彩虹沙滩等热门景区为主。

  四、主要拥堵路段预测

  (一) 3月31日易拥堵路段及时段预测

  3月31日下午至晚上9时,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进出岛“五桥两隧”、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等道路。特别是五桥两隧衔接路段如:仙岳高架、长岸路、环岛干道、枋钟路、乐海路、海虹路、沧虹路等拥堵明显。

  

  (二) 周末及清明节当天易拥堵路段及时段预测

  4月1日和2日(清明前一周周末)、4月5日(清明节当日)、4月8日和9日(清明后一周周末)等假期期间全城主干道、五桥两隧、快速路均较为畅通。拥堵主要集中在各大墓园(如南普陀、薛岭山墓园、中华永久墓园、福泽园和石室禅院等)、热门景区及商圈周边路段(如大学路、演武路、环岛南路、思明南路、思明北路、演武大桥、鹭江道等)。

  

  五、交警提示

  (一)雨天路滑,注意控制车速、车距!

  (二)出行前认真检查车况,请勿驾驶“带病车”上路!

  (三)祭扫或春游,尽量不要驾车前往,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为佳,避免目的地交通拥堵!

  (四)周日出行人员一定要注意避开马拉松赛道附近的限行路段!

  特别提醒:

  2023厦门马拉松赛4月2日举行

  思明区部分道路采取分时段交通限行

  值得注意的是,4月2日恰逢2023厦门马拉松开赛,思明区有部分路段封闭,势必影响赛道周边居民出行。请需要出行的群众关注相关道路封闭通告,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戳图了解具体交通限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