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籍抗日航空烈士郭彩玲身份确认:越南归国华侨 第二位牺牲的中国女航空英烈
2024-04-23 08:00 来源:厦门日报

中国滑翔总会主办的《滑翔》(1946年第1期)杂志上,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的配图。

1942年3月19日的《大公报》(桂林版),《滑翔训练班》的新闻报道,明确标注郭彩玲为女性。

1943年11月15日出版的《中国的空军》第四卷第五期,《滑翔班二期生最后的一课》一文透露郭彩玲是越南归侨。

1943年2月8日《民国日报》(江西版)上,《大公报》战地记者民威写的《访问滑翔班》一文,红框中为提到郭彩玲的部分。

  以青春之躯保家卫国

  她从越南赶回祖国,二十一岁的她在桂林参加滑翔训练班

  未能决胜疆场英雄折翼

  她还没上战场,1943年就在成都凤凰山练习滑翔时失事殉学

  隐入历史烟尘八十多载

  她的生平事迹之前从未见于我市文史资料,终于在2024年揭开面纱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谢瑞真 罗子泓 图/受访者 提供)3位厦门籍抗日航空英烈之一的郭彩玲,身份之谜被我市文史研究者揭开,昨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确认:郭彩玲系越南归国华侨,航空抗战第二位牺牲的中国籍女英烈。

  清明节前夕,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本报记者梳理后,《厦门日报》在全省首发福建英烈名录。经查,厦门三位烈士:黄宗汉、阮模群、郭彩玲,其生平事迹之前从未见于我市文史资料。

  近日,在我市多位文史研究者的接续努力下,厦门三英烈的生平事略穿越硝烟,渐次浮现在我们面前。

  继黄宗汉、阮模群烈士事迹刊载后,福建同安籍烈士郭彩玲的信息,也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完善。任职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林靖,向本报提供多份历史资料,勾勒出一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形象。

  郭彩玲确认为女性 因滑翔机失事牺牲

  4月10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向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郭彩玲是福建同安人,滑翔训练班学生,1943年在成都凤凰山练习滑翔失事殉学。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郭彩玲原始档案上的性别,有从“男”被修改成“女”的痕迹,“若郭彩玲确为女性,她将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发现的第二位女航空英烈” 。

  为了确认烈士的身份,林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在1942年、1944年的《大公报》和1943年的《中国的空军》及1944年的《扫荡报》等多份材料中,发现了记录郭彩玲女性身份的文字资料。

  1942年3月19日的《大公报》(桂林版),一篇题为《滑翔训练班》的新闻报道中写道:“中国滑翔总会派员来桂招考滑翔训练班新生,各地参加考试者200余人……取录正取生十五名……郭彩玲(女性)……”6天后,即当年的3月25日,《大公报》(桂林版)又刊发一篇《滑翔机班新生赴蓉》的新闻报道,再次明确郭彩玲的性别:“第二期滑翔训练班桂林区录取新生梁素珠、郭彩玲……(以上均为女性)”。林靖表示,通过以上两份报纸,可以确认郭彩玲是女性。

  郭彩玲失事牺牲,林靖找到两份报纸,可相互印证。

  在1944年3月1日的《大公报》(桂林版)中,《尧山表演失事》一文记录:“(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滑翔训练班学员郭彩玲女士及同年五月十八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于成都凤凰山。”

  1944年3月15日的《扫荡报》(昆明)第二版《桂林尧山盛会中 滑翔表演失事记》中,亦有文字追述之前的“滑翔运动殉职者”:“(三)郭彩玲女士失事于凤凰山、(四)侯子勤女士失事于成都凤凰山。”

  挖掘史料过程中 意外发现另一位女英烈

  另外,林靖从1943年2月8日的《民国日报》(江西版),找到《大公报》战地记者民威写的《访问滑翔班》:“……有人特别指点我,一位长(高)个子是中越混血女儿郭采(彩)玲。她留恋祖国,也想念在越南的父母兄弟,但她却忍耐的(地)在祖国学习着。”

  1943年11月15日出版的《中国的空军》第四卷第五期,刊发《滑翔班二期生最后的一课》一文。战地记者民威写道:“两个勇敢的女滑翔班学生,一个是越南赶回祖国来的华侨小姐,郭采(彩)玲,一个是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侯子勤,都不幸在高级滑翔阶段失事牺牲了。”

  林靖认为,这两篇新闻报道,透露郭彩玲归国女华侨的身份,可以解释为何在同安找不到关于郭彩玲的史料。按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提供的资料,籍贯“福建同安”的郭彩玲应该是祖籍在同安,从越南归国,可能取道中越接壤的广西,并在桂林参加滑翔训练班。当时,为培训预备飞行员,滑翔班招生更多面向高知青年,对身体素质、学识、胆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郭彩玲是资料所称的归侨,可能更符合条件。像在厦门文史资料中出现的“福建龙溪籍”抗战航空英烈陈镇和,也是从印尼回国的华侨。

  “最可惜的是郭彩玲还没上战场,就因为滑翔机失事牺牲了。”林靖感慨道。

  本报将上述几处明确提及郭彩玲系滑翔训练班女学员的史料,发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作为郭彩玲女性身份的佐证。同时提供同样失事殉学的侯子勤的资料,这是在查找郭彩玲身份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昨日回函,对本报协助挖掘英烈事迹表示感谢,除确认郭彩玲性别为女性外,他们还惊喜地表示:“我馆基本可以确认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侯子勤为英烈碑上发现的第三位女航空英烈。”

  按牺牲时间顺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英烈碑上,鲁美音是第一位为国献身的中国女航空英烈(1914-1940.10.29),郭彩玲(1921-1943.4.20)是第二位,侯子勤于1943年5月18日失事牺牲。

  隐入历史烟尘80多载,以青春之躯保家卫国,牺牲后仅青石留名,后人难辨雌雄的两位烈士,至此终于揭开面纱,让后人一识巾帼风采。

  【链接】

  这张照片可能是郭彩玲本人

  据本报此前报道(4月14日A04版),在中国滑翔总会主办的《滑翔》(1946年第1期)杂志上,一篇介绍“高滩岩滑翔站”的文章里,有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的配图。当时无法确认该照片是否为郭彩玲本人,因为文章所述的滑翔站,成立于1943年10月1日,但郭彩玲1943年4月就已殉职,照片上的人,有与烈士同名同姓的可能。

  林靖指出,《滑翔》杂志目前国内仅发现这一期,刊载图文的时效性不高,甚至刊有1941年滑翔总会成立的报道,更接近于滑翔总会的宣传介绍图册。因此,这张图片未必是1946年编辑刊物时的新图片,可能是使用既往的资料图片。另外,郭彩玲也是有可能在高滩岩滑翔站做过指导员的——虽然滑翔站正式对外宣布成立的时间是1943年10月,但作为军事机构很可能在此之前已经试运行。据1941年11月25日《大公报》(桂林版)第四版报道,滑翔总会的滑翔班学员毕业后,都要分配到各分会去做滑翔指导员。郭彩玲从桂林到四川,牺牲前已在进行高级滑翔训练,兼做初级滑翔的指导员顺理成章。更重要的是,目前尚未发现当时有另一位名为“郭彩玲”的女性滑翔飞行员。因此,该图册中的“女指导员郭彩玲”配图很有可能是烈士生前的照片。

  【背景】

  滑翔运动培养空军后备力量

  近代中国工业水平低下,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飞机更是难以量产。敌强我弱的抗日战争打响后,中国军队能升空迎敌的飞机越来越少。“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中国大片国土上狂轰滥炸,取得了制空权。据史料记载,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时,中国空军可作战的飞机只剩下30架左右,已丧失独立的空战能力。

  为弥补中国空军及防空力量,全球华侨认购“航空救国券”,掀起“献金捐机”热潮。美国、苏联也向我国增援战斗机。为改变飞行员严重匮乏的窘境,包括海外归侨在内的知识青年投入飞行员培训。

  滑翔运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中国滑翔》1941年第1期就曾记载:“滑翔机的操纵与组织,与飞机完全相同……能将滑翔机驾驶得纯熟,马上可以驾驶飞机。” 《中国的空军》 1943年(总第17号)也提到,二战美英夺取西西里岛的登陆战,滑翔机也投入战斗。

  史料记载,1941年,中国滑翔总会在重庆成立,大后方的成都、昆明、桂林、兰州等地都成立了中国滑翔分会,定期举办滑翔培训班,为空军培养飞行后备人员。郭彩玲正是于中国滑翔总会成立的第二年,在桂林成为滑翔总会举办的滑翔班第二期学员;失事牺牲后,又作为抗日航空烈士,载入史册。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