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批评家、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陈仲义:经典永不过时 诗歌温暖心灵
2024-04-27 07:24 来源:厦门日报

  陈仲义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无痕 图/受访者 提供)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将在今晚开幕,诗界大咖也将齐聚琴岛。近日,记者专访诗歌批评家、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陈仲义。在他眼里,鼓浪屿处处充满诗意之美,乃至在百年码头等待时,那微妙的节奏感都是鼓浪屿特有的诗意。

  在校期间,陈仲义凭大一时写的学年论文,也是他的理论处女作——《新诗潮变革了哪些传统审美因素》,参与了朦胧诗大讨论并引发较大反响,由此改变了他命运的航向。从那以后,他告别诗歌创作,转型批评研究领域,并进入教学岗位。

  陈仲义认为,诗歌,永远都没有过时。仅从“中国诗词大会”的参与者与收视率就可以看出,古体诗词的恒温效应长盛不衰,“它是国人修身养性最便捷、最常备的琼浆玉液。”但现代诗恰恰相反,它反而属于“小众艺术”,可以说是属于“献给少数人”的艺术。不过,不管古诗新诗,总体上,诗歌都为当代中国人在精神意识上提供了净化、升华的“通道”,至少让人们的心灵能借助诗歌相互取暖。

  作为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陈仲义认为,鼓浪屿就像精致的盆景,让人们乐此不疲地想要反复摩挲、把玩。而鼓浪屿上,无论是潮来汐去的涛声,还是半遮半掩的淡色窗帘,错落有致的小台阶,都是构成美丽诗歌的元素。

  有意思的是,在陈仲义的理解中,就连百年码头的固定航班,十到十五分钟的班期,规矩之中却有着微妙的节奏,同样蕴含着鼓浪屿特有的文脉气息。因此,他认为,鼓浪屿的历史、地缘、文化,甚至节气、湿度,均与诗意十分适配,在鼓浪屿举办诗歌节最合适不过。“历史上,林尔嘉于1914年创办‘菽庄吟社’,云集近2000人,堪与柳亚子的‘南社’比肩。在此举办诗歌节正是对‘菽庄吟社’的光扬。有人统计过鼓浪屿拥有一百多个‘全国第一’:从幼稚园到女学堂,从摄影术到足球场,单单院士就走出了十位……这么丰厚独特的素材、题材,值得继续挖掘。”陈仲义说。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