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鹭"携两部原创舞剧晋京展演 展示厦门"艺术之城"风采
2024-04-28 08:29 来源:厦门日报

  《沉沉的厝里情》充满闽南元素。(刘海栋 摄)

  《沉沉的厝里情》剧照。(张晓成 摄)

  《沉沉的厝里情》剧照。(刘海栋 摄)

  舞剧《花儿与海》剧照。(刘海栋 摄)

  舞剧《花儿与海》讲述闽宁山海情。(刘海栋 摄)

  “厦门班”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回忆在北京舞蹈学院的青春岁月。(谭欣露 宋歌 摄)

  “厦门班”部分校友回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谭欣露 宋歌 摄)

  演出结束后,观众在留言板写下观后感。(郭江鸿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张奇玲 郭江鸿 吴婷婷)白鹭“归巢”,翩翩起舞。4月20日和23日,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以下简称“小白鹭”)、厦门艺术学校倾力打造的两部舞剧《沉沉的厝里情》《花儿与海》,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先后亮相,3场演出,观众好评如潮,掀起一股“小白鹭”热。

  同时带着两部舞剧晋京展演,对于“小白鹭”来说尚属首次。此次演出,还被纳入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交流演出系列活动。“小白鹭”的前身,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厦门试验班(以下简称“厦门班”)。1993年,“厦门班”的毕业生“飞”回鹭岛,成立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

  经过岁月历练的“小白鹭”带着两部舞剧回到艺术生涯的摇篮,用建团30多年来的成果向“娘家人”汇报、向北京舞蹈学院70岁生日献礼。与此同时,作为厦门的一张城市名片,“小白鹭”在舞台艺术创新探索上的成果也接受了更多专家和观众的检验。

  “大家的掌声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小白鹭”演员李鑫在演出结束时,道出所有参演人员的心声。

  《沉沉的厝里情》

  历经12年打磨 呈现闽南风情画卷

  舞台上,汹涌的浪涛声中,全村人簇拥遥望,大声呼唤“回家,回家”;舞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4月20日,北京中央歌剧院内,舞剧《沉沉的厝里情》在这里上演。

  《沉沉的厝里情》演绎的是一个离家游子讲述关于闽南故乡的故事。以闽南女子阿月的成长经历串联整个作品,舞剧将掌中木偶、拍胸舞、高甲戏、南音等各种闽南乡土风俗及艺术元素巧妙融入于剧情之中,描绘出一幅闽南风情画卷,期盼亲人归来的情感直抵人心。

  2012年,“小白鹭”克服诸多困难,创排出《沉沉的厝里情》并成功首演,当年还受邀参加“北京舞蹈学院2012演出季”演出。时隔12年,该剧重回北京,经过多番历练的“小白鹭”,将闽南文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有观众在观剧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演员的舞蹈表述真诚动人,群舞完全不敷衍,能感受到即使作为配角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政歌舞团原创作室主任赵大鸣对剧中的“阿月”印象深刻。他认为,舞剧不能为了美而美,要想打动观众,必须树立鲜明的人物形象,“《沉沉的厝里情》做到了,我想阿月的形象将永久地留在观众心中。”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主任林乃桢说,《沉沉的厝里情》经过多年打磨,已有12代“小白鹭”参与演出,承载着“小白鹭”人的艺术追求。该剧总导演是当年“厦门班”学员、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的靳苗苗;主创人员大多为曾经的“小白鹭”团员;还能看到“小白鹭”与厦门艺校的传承有序——2012年参与首演的几位演员,现在已成为该剧的排练老师,经典舞段也被列入艺校的剧目课程。

  自创排以来,《沉沉的厝里情》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并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2021年初,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修改提升,以全新版本在舞台展现。

  《花儿与海》

  巧妙融入大主题 舞出闽宁山海深情

  4月23日晚,融合宁夏和福建两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表现闽宁携手、脱贫攻坚感人故事的《花儿与海》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

  《花儿与海》中的人物、事件均来自现实生活的提炼,以闽宁协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科技特派员杨一琼从海滨城市,来到宁夏贺兰村指导葡萄种植,随后当地青年苏俊青跟着杨一琼来到东南沿海的实验基地考察学习,其间与同学马小兰相知相爱。此时杨一琼突发重病,但仍坚持研发适宜宁夏种植的葡萄品种,终获成功,杨一琼也因过度劳累不幸辞世。心怀痛楚的苏俊青和马小兰不负重托,在宁夏排除万难,战胜自然灾害,葡萄种植终获成功。

  何颖是《花儿与海》的导演之一,她曾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于2012年在北京观看了《沉沉的厝里情》。她兴奋地说:“没想到毕业后我来到‘小白鹭’工作,并在12年后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北京展演,这是舞蹈带给我们的缘分。”

  闽宁协作是个宏大的叙事主题,拙于叙事的舞剧该如何表现,对于导演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郭勇滨、何颖两位年轻导演给出的答案是——深入生活。为此,主创团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宁夏采风、创作、排练,将闽宁两地浓郁的地域风情以及两地人的深情厚谊在舞台上刻画得淋漓尽致。

  舞剧将传统民族文化与脱贫攻坚主题完美融合,巧妙地把闽宁协作的故事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主题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新视角。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表示,主旋律题材要讲好,一定要用心、真诚地去讲。“‘小白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直面时代、挖掘现实主义题材,让观众从艺术作品中汲取力量,这种创作精神令人感佩。”

  北京市民孝女士带着9岁的女儿一起来观看《花儿与海》。“剧情非常感人,小朋友也看得特别投入,好几次看得我差点落泪。”孝女士告诉记者,通过舞剧,自己对闽宁协作和科技特派员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用生命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做出贡献,深受触动。

  研讨

  师生忆往昔话未来 为“小白鹭”发展建言献策

  两台剧目演完后,4月24日,从“厦门班”到“小白鹭”——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作品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举行。当天,曾为“厦门班”授课的老师代表、“厦门班”学生代表以及中国舞蹈界的专家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忆往昔岁月,为“小白鹭”发展建言献策。

  “厦门班”的创办,一定要提及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如今白发苍苍的他,回忆起“厦门班”筹建往事仍历历在目,热血沸腾。“1986年,我和曾若虹(“小白鹭”首任团长),在厦门中山路一家小餐厅门外的小餐桌旁敲定了这件事。‘厦门班’成了我出任北舞院长的第一个教学改革任务。”1986年10月,“厦门班”创办,24名学生先在厦门学习2年,而后到北京舞蹈学院接受长达5年的专业化训练。

  1993年“厦门班”毕业,举办了一场“小白鹭之夜”毕业晚会。吕艺生至今依然记得,“毕业晚会在北京中国剧院举行,一开始便由一支民族乐队演奏《喜洋洋》,这支乐队由‘厦门班’的同学组成。演奏结束后,他们放下乐器,跑上舞台开始起舞。他们展现的正是一批新型的、一专多能的民间舞人才。”1993年10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厦门班”为主体的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在厦门经济特区诞生,成为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

  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的明文军,曾是“厦门班”的班主任,当年他手上的这24个“试验品”,如今大多是中国舞蹈艺术界的中流砥柱,9位在“小白鹭”和厦门艺术学校任职,4位在北京舞蹈学院任教。他认为,“小白鹭”创团30年,最关键的是在文化方向上始终坚守初心不变,深度挖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把闽南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当代审美结合起来,“在《沉沉的厝里情》《花儿与海》中,可以看到他们代代传承接续的良好团风。”

  明文军为“小白鹭”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他说,要把握时代主题,坚守人民立场,推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要适应数字时代发展,在抓创作演出不松劲的同时,提高数字化文艺产品的制作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演出的良性循环;要树立产品意识,加强市场意识,争取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走近中国民族民间舞。

  作为“厦门班”的学员,回顾“小白鹭”30多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林乃桢感慨万千,现场几度落泪,她说,“小白鹭”建团30多年取得的成果,与当年北京舞蹈学院为“厦门班”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关系。多年来,厦门艺术学校与北京舞蹈学院高位嫁接,有90%以上的师资从北京舞蹈学院引进,“北舞犹如母亲般呵护着‘小白鹭’的成长与繁荣。”林乃桢表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小白鹭”将继续弘扬北京舞蹈学院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的价值追求,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以发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建设文化强国为己任,浇灌艺术之花。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