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学校食堂,保障师生用餐安全。(图/集美区市场监管局 提供)
集美市场监管部门为首届电视剧大会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图/集美区市场监管局 提供)
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城管局检查食品摊贩。(图/集美区市场监管局 提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煜 陈杰)学校食堂、供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如何,监管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一目了然;食品摊贩凭“信息公示卡”上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开展食材抽检;餐厅、酒楼根据客人的数量提供“小份菜”、明示菜品主要食材克重……近年来,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落细,不断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3月,厦门市食安委公布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集美区排名全市第一,连续6年考核等次获评A级。
探索多元共治 筑牢校园食安防线
在厦门,“互联网+明厨亮灶”已延伸至“小饭桌”(托管)。为保障孩子们吃得安全健康,集美区食安办积极探索校外“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鼓励各镇(街)推动“小饭桌”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视频厨房、网络厨房等形式,实时监管后厨情况。镇(街)食安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会第一时间通报相关部门并及时落实整改。各镇(街)还将抽查情况纳入评分评级考核,向学生、家长展示评分评级结果,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在区食安办推动下,今年来,集美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后溪镇已有218家“小饭桌”相继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目前,福建省内校园正在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今年来,集美区紧紧围绕集美学村的特点,一方面,区食安办牵头组织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多次召开专题培训、交叉互查、结对提升,全面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包保干部对所包保学校开展现场督导,建立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督促学校健全校长(园长)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认真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工作机制,牢牢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今年7月,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制定的《学校“星级食堂”评定规范》正式发布实施。作为全省首个针对学校食堂“评星”的团体标准,该标准已被纳入供厦标准体系。厦门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迟建伟表示,学校将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积极参加“星级食堂”的评定,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更好地保障学校师生在校用餐安全。
今年,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区教育局,开展区属校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安管理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获取由人社部门颁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持证上岗,该做法为全市首创。据悉,截至目前,集美区已有325名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安管理员报名参加培训,191人通过考核。
集中经营管理 小摊贩变成“正规军”
食品摊贩的综合治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幸福。近年来,集美区按照有关部署,创新食品摊贩治理模式,推行“摊规点”集中经营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既能服务食品摊贩行业发展,又能保障市民群众放心消费的新路子。今年4月14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集美区侨英街道云城万科里举办厦门市食品摊贩(摊规点)观摩培训会,向全市推广集美区打造食品摊贩综合治理新模式的相关经验做法。
据了解,为破解小摊贩带来的食安难题,集美区食安办会同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推行“摊规点”集中经营管理模式,在万科云城先行试点,要求入驻集中区域经营的食品摊贩业主需按照“意向咨询-提交申请材料-登记审核-抽签选位-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发放登记卡入驻”的流程申请摊点入驻,接受街道、万科云城物业方统一管理,进行规范化、集中化经营。
入驻后的食品摊贩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有序张贴“门前三包”二维码、收款码等。摊车附近设置垃圾分类区域,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食品类型的摊车下方,还要求铺设防污垫。摊贩的招牌广告设置也要求简洁美观,一摊一招,禁止乱设置、乱张贴广告。此外,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对摊贩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专门指导,要求摊位完善防尘、防鼠、防蝇等基础措施设备,经营者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帽子、口罩或制式遮挡物品,并为摊主统一定制了“讲文明 守食安”的围裙、帽子,规范经营行为。
通过集中经营、统一管理,食品摊贩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生产经营条件得到改善,消费者的信任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实现了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三方共赢。
近期,软件园三期和集美街道十里长堤的食品摊贩(摊规点)也先后开业,“摊规点”为流动摊贩“安家”,让集美城区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全程驻点监督 靠前服务重大活动
10月21日,集美新城市民广场“青春市集”系列活动盛大开幕,现场活动摊位共有百余家。活动举办期间,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强化现场巡查,重点检查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明,食品摊位“三防”设施配置是否达标,食材是否按要求进行进货查验。
今年来,集美区已圆满完成中高考、首届电视剧大会、海峡论坛、两岸龙舟赛等51场次、272餐次、5.9万人次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为确保来厦宾客和市民玩得开心、吃得安心,每次重大活动前,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都会组织人员对活动涉及的供餐点位实施全覆盖式食品安全保障。事中抓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食品贮存保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经营场所卫生状况、餐饮具洗消保洁等关键环节强化指导,并安排食品安全快检车对供餐食材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近期的活动中,集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快速检测食材、餐具共375批次,检测合格率100%。
在检查过程中,市场监管人员还督促经营者加强反浪费提醒,在菜品摆放台、餐桌等醒目位置要张贴或设置“勤拿少取”“杜绝浪费”等提示标识,助推形成健康饮食、绿色消费的文明风尚。
数据
●集美区现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99家、食品流通主体11826家、餐饮经营主体10745家;获核准小作坊21家,登记办理食品摊贩249家、小餐饮129家。辖内拥有各类学校272所,学校食堂292家,食堂数量在六个区中位居第一。
●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组织81名责任督学对各自片区内的52所公办幼儿园、153所民办幼儿园开展春秋开学季食品安全专项督导;运用学校食堂“雪亮厨房”视频监控系统抽查学校食堂470家次,对辖区55家学校食堂存在的81个问题予以通报,并督促闭环整改。
●集美区食安办组织辖区583名三级包保干部,对当前已纳入国家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的13903家包保主体进行督导检查,前三季度包保督导完成率均为100%,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3416个,已督促闭环整改。
●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依托食品安全快检室、快检车,对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农贸市场、商超等单位,检测果蔬、肉制品、蛋类、水产品等品种,共开展12739批次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率99.7%。
●截至今年10月31日,集美区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食品相关案件428件,结案392件,罚没金额34.49万元。
责任编辑: 张悦曦,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