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八月,恰逢孩子们快乐的暑假时光。为传承好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红色种子”。
思明区各基层妇联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少年儿童心向党,真情相伴护成长”主题开展多场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体验式“研”学
共探红色地标
为了进一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帮助他们上好“红色必修课”,近日,金鸡亭社区妇联联合建发集团开展“益趣学”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里山炮台,聆听它背后的红色故事。
孩子们走在通往瞭望台的石径上,道路两旁的古榕、相思树与炮台组成炮台的第一景“百米榕径”。炮台上陈列了种类不一、造型各异的古炮,透过大炮斑驳的筒身、褪色的漆面,仿佛触碰到它们那段身经百战、保家卫国的辉煌历史。
随后,孩子们来到胡里山炮王击沉日舰史料展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页页宝贵的史料……展现了胡里山炮台历史上典型的故事。
讲解员说道:“1937年9月3日,3艘日舰突然驶到大担岛灯塔前袭厦。厦门要塞炮台开炮还击,击中日方“箬竹”型驱逐舰,其他二舰见此情形仓惶逃遁,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沉浸式“忆”学
共沐红色教育
近日,万寿北社区妇联邀请老红军王尚文为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史和八年抗战史。王爷爷通过展示自己用过的草鞋、军旗等回忆了自己参军的故事。在王爷爷的讲述中,大家透过历史的眼眸,回到了那个虽狼烟四起却又豪情满怀的年代。孩子们被王爷爷的故事所感染,纷纷表示要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将长长的衍纸卷成圆圈,剪出五角星的形状,再用胶水黏起来,一面小红旗就做好了。”在侨福社区和龙山桥社区,巾帼志愿者们现场教授孩子们剪纸技艺;一颗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一面面庄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孩子手里成型,由生疏到熟稔,他们逐渐剪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每一张剪纸作品都承载着他们对党的美好祝愿。
主题式“践”学
共赏红色经典
在塔埔社区“共沐书香”红色书籍研读会上,曾老师给孩子们分享书籍《少年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毛主席热爱读书,在读书期间还要拾捡牛粪、收割庄稼等,哪怕条件艰苦,他依旧会保持阅读的习惯。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付诸行动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听完老师的讲述,孩子们不仅学习到毛主席身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溪东社区妇联、仙阁社区妇联举办“红色记忆”放映活动,带领同学们分别观看红色电视剧《觉醒年代》片段与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这些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红色种子”,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孩子们有话说
“志愿军叔叔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永远斗志昂扬,一往无前,让我们深受感染!”
“很喜欢这部电影,好像又重新认识了历史上那些闪闪发光的人!”
思明区妇联将继续深化红色教育,积极为少年儿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团结引领广大少年儿童,用实际行动延续红色血脉。
责任编辑: 杨奕琦,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