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和通社区:“和乐之家”邻里融洽
2022-11-04 14:54 来源:厦门日报

  

孩子操纵皮影玩得不亦乐乎。

  

  ▲“和乐童行”公益早教之亲子故事会。(和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供图)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李莉琴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除署名外))健身运动、科普实践活动、亲子绘本课、图书馆借阅……周末的湖里街道和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十分热闹。“我们的活动是常态化的,周末也面向居民开放。”和通社区的书记张文杰说。有“和乐之家”之称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配备科普工作室、多功能厅、图书馆、健身室、舞蹈室,供儿童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场所资源十分丰富,几乎每一间使用率都很高。

  和通社区依山而建,被誉为“半山之境”。文明实践站针对不同群体精心拓展服务领域,构建起“和乐童行”社会实践体系,打造了“和家通”综合服务品牌。居民们不用“下山”,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项便民服务和特色活动。

  “和乐童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社区组织的少儿活动很丰富很吸引人,有户外研学、手工制作等,经常秒光。”家有二宝的刘琼英女士所说的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举办的系列活动。实践站着力打造“小禾童”成长计划,针对辖区未成年人开展专项培养计划。不仅如此,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还构建了“和乐童行”社会实践体系,设计了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生活体验实践、科学实践教育、生命自救教育、亲子家庭教育等五大课程体系,开展大手拉小手、居家养老“帮代传”、慈善义卖、“小禾童”记者站、“春节围炉”志愿服务、凤凰花知心信箱志愿服务等六个项目,逐渐探索出社团运营的路径与模式,多元化发展,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凤凰花知心信箱志愿服务依托东渡二小开设,为在校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倾诉等“树洞”式服务。负责回信的社工们一年收到一百多封来信,有抒发课业压力的,有咨询朋辈问题的,还有交流与父母相处技巧的。培善社工杨李辛认为这个项目特别有意义,“我们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先共情后分析,帮助不少小朋友解决问题,学有所用,很有成就感。”

  “和家通”服务 增进代际感情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和通社区以“孩子带动家庭”,形成了多个近邻治理项目。“和家通”是社区倾力打造的服务品牌,依托“和乐之家”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体系,以“小禾童”成长计划为基点、“和悦家庭”增能计划为纽带、“和家通”社区参与计划为平台这三个维度,提供面向社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低保户、困难群众等弱势人群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等多元化的社区家庭综合服务,培育居家养老“帮代传”服务活动、亲子读书会等活动品牌。

  作为“和悦家庭”增能计划的一项活动,亲子读书会开办以来,分享了《非暴力沟通》《读懂孩子的心》等十几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宝妈共读,一起交流育儿中的困惑和经验,有效地缓解了育儿焦虑,也增进了亲子感情。”主讲老师之一的林丽芳欣喜地见证了宝妈们的进步和转变,这也正是她坚持举办公益活动的动力。

  居家养老“帮代传”服务活动,是社区与厦门第六中学共同发起的一项创意服务。六中的学生与社区孤寡、独居、失能老人结成对子,每周五上门与老人聊天、读报,带去有趣的互动活动和好玩的科普知识,与老人交换人生的经验感悟。毕业后,孩子们和老人们依然保持交流和关心。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再是一项活动、一项任务,已经变为一种亲情的联系。

  【人物故事】

  庄清秀:

  爱心小屋“总管” 变废为宝筹善款

  初见庄清秀,她正拖着从楼道里整理出来的废弃纸皮等杂物,满身灰尘,却是一脸盈盈的笑意。

  庄清秀是和通社区“爱心小屋”的倡导者和组织者。2017年底,她从垃圾分类中受到启发,与22名居民志愿者组成了“爱心小屋”环保服务队,分布于滨海森林、港务小区、和通新村,将小区的纸皮、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归集到“爱心小屋”,定期变卖,变废为宝。她与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到各小区收集可回收物,一干就是五年,还成功将丈夫发展为志愿者。不论中午还是晚间,只要有居民叫一声“庄姐,来取废品吧”,她一定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上门。至今,三个小区的“爱心小屋”已筹集慈善资金54000多元,为“四助”对象送去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炜杰,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