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2023-06-05 10:29 来源:海西晨报
  

  大学生们走进深田社区。 

  本组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摄

   

  大学生们参观厦门特区纪念馆。 

  

  大学生们参观同安军营村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 

  海西晨报记者 黄晶晶 廖赐贤

  聆听一个个历久弥新的故事,见证一段段砥砺奋进的历程。6月3日,2023年在厦高校“三爱”主题教育活动之一——“青春建功新时代 强国有我新征程”学习体验首场活动举行。

  活动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学习体验线路,走进深田图强文史展厅、政治生活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等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工学院等高校学生参与。

  5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青春建功新时代 强国有我新征程”学习体验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发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厦门城市精神、跨岛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五条学习体验线路,得到了在厦高校的热烈响应。

  深田图强文史展厅、政治生活馆

  感受“近邻”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一处老宅子、一首“读册歌”、一部专题片拉开了本次学习体验的序幕。学习体验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深田图强文史展厅、政治生活馆,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看视频等形式,深入了解深田的今昔变迁和红色印记,亲身感受深田“远亲不如近邻”的社区文化,切身体会深田人“深耕爱国之田,筑牢图强之路”的美好愿景。

  “透过多个时期的老旧物件、珍贵照片,我深切感受到深田社区的今昔变化。”厦门大学法学院学生赵奕感叹道,“远亲不如近邻”的社区文化、“千百万”群众工作法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扎根基层的成果。赵奕告诉记者,通过本次参观,她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厦门的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

  聚焦山乡巨变 重温“高山情缘”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直上,学习体验团成员来到同安军营村,参观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走访高泉国旧居、军营村村部,聆听乡村振兴的故事,重温“高山情缘”。

  学习体验团成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军营村依托生态资源和高山党校红色主题教育资源优势,农产品、民宿、电商、旅游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村创业,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华侨大学学生赵文君感慨道:“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当勇立时代潮头。”

  厦门工学院学生卢陈涛感触颇深:“人民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好了,今昔对比非常震撼。”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品阅特区蝶变 见证辉煌成就

  当年湖里的第一声炮响,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帷幕,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在这里重现……活动第二站,学习体验团成员来到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大厦之门,敢拼会赢。”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通过1000多张图片和上百件实物,展示了特区建设40多年来,厦门人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了解到厦门从一个“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经常停”的海防小城,华丽变身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学生黄灵奕心潮澎湃。“厦门的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拼搏。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也要挑起重任,用奋斗点亮青春,为城市发展助力。”黄灵奕说。

  白交祠村

  走进宜居乡村 寻找振兴源泉

  “这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世外桃源’,太美了!”白交祠的村容村貌给青年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望着山间缭绕的雾气,学习体验团成员们不禁发出感叹。

  崭新的路灯、干净的水泥路、漫山遍野的茶树以及房前屋后整洁的绿化,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楼房和村里加固修缮过的老石头瓦房相映成趣,一幅生态优美、百姓和乐、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白交祠村在“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实现了大跨越。

  在绿水青山前,厦门工学院学生李洋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理想信念,也让他知道如何脚踏实地从当下做起。“作为学生,今后我将努力增长本领,立足自身实际,开拓进取,贡献青春力量。”

  声 音

  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叶宗源:从曾经的“厦门最边远最贫困的山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的典范”,循着“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思路,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手抓的生态共富路。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厦门工学院机械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翁燕妮:此次学习体验活动中,看到厦门的发展变化,我感慨万千。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邓昕绣: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也让人震撼。此次学习体验让我对厦门的建设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郭思雯:一代代特区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欧浚泓: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示了特区的发展历程,让我更好地了解厦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未来的我可以尽自己一份力,为厦门的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何温铭,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