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
享有“万国建筑博物馆”
“琴岛”“海上花园”等美誉
但许多人或许未曾听闻
鼓浪屿还被誉为——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摇篮”
在这片教育的浩瀚星空中
无数教师以平凡之躯
点亮了璀璨星河
杨秋红
正是这样一位点亮光芒的引路人
杨秋红,中共党员,厦门二中英语教师。曾多次获校优秀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6年获厦门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个人、2015年获厦门市优秀班主任、 2013-2016年度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
初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成为教师的契机因人而异
对我而言
家庭的熏陶与故乡的眷恋交织在一起
共同孕育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1988年厦门二中学生干部夏令营
(第二排左起第一位为杨秋红老师)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沉浸在鼓浪屿的晨风暮雨之中。从前哨幼儿园的童趣时光,到鹿礁小学的琅琅书声,再到厦门二中那片凤凰木掩映的操场,母校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我成长的轨迹。
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同学间的相互鼓励,这些细碎的片段,宛如鼓浪屿街巷中萦绕的钢琴声,始终在心头回响。而我的母亲——厦门二中的一位语文教师,更是用她半生的光阴为我诠释了“师者”二字的深意。
记忆里,家中总是热闹的。每逢春节,总有三五学生前来拜年,他们围坐在母亲身旁,聊学业、谈理想,笑声漫过老屋的木窗棂,母亲与学生们相处时那温暖和谐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我听着母亲讲述教学中的趣事,看着母亲为学生耐心辅导功课,这些影像如同一粒种子,在我心里悄然生根,心底总有个声音轻轻应和:“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大学毕业后,我的母校厦门二中恰好在招聘英语教师,我毫不犹豫地将二中作为我的首选。当我紧握着粉笔,首次站上讲台,凝视着台下学生们那清澈的双眼,我突然理解了母亲曾经所说的“讲台如渡船,教师是摆渡人”。
时光荏苒,三十二载岁月匆匆而过,这艘“渡船”不仅承载了足球少年的汗水,也托起了美术生的画笔。而我,作为摆渡人,依旧保持着最初站上讲台时的坚定信念:心之所安,即是吾乡。
深耕:站在光里,把单词写成诗句
站在三尺讲台的起点
回顾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
我的记忆中浮现出
第一次踏入教室时学生眼中闪烁的期待
第一次批改作业时笔尖流淌的责任感
以及第一次听到
学生用英语自信地表达时的喜悦
这些珍贵的时刻让我更加坚定
教育并非仅仅是一份职业
更是一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修行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坚信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为更好地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我创新性地引入英语情景剧教学,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小组合作互助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时时刻刻关心与陪伴,引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以爱和情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逐渐缩短,关于“成长的故事”也变得愈发丰富多彩。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带的第一届厦门二中足球班,全班36名男孩在入学一年后,各科成绩均居年段之首,打破了“足球班仅擅长踢球而忽视学业”的传统偏见;“足球班”毕业后,我接过了首届美术班班主任的重任,在入学的初步评估中,这个班的成绩与常规班级相当,然而一年后,他们再次创造了各科成绩稳居年级第一、遥遥领先的“奇迹”。
足球班毕业后返校看望杨秋红老师
每当收到毕业生们寄来的信件或打来的电话,分享他们在大学、职场中的成就和感悟,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在粉笔灰染白鬓发的岁月里,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教育原是时光里的园丁,我们在埋下种子时,从不知它将开出怎样的花朵,但我一直深信——每一片新芽中,都孕育着春天的无限可能。
传承:用微光汇聚教育星河
三十二载春秋如鼓浪屿的潮汐
在晨昏涨落间
我的身份不断延展
既是英语教师也是班主任
既是英语组组长也是年级段长
那些在凤凰木下刻下的年轮
记录着我教育生涯的每一次潮起潮落 在担任初中部英语组组长期间,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带领全组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不仅主持了两次省级公开课的研讨活动,更在校内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及时交流教学经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担任年级段长期间,我不仅要投身于教学工作,还需精心策划和管理年段的日常事务。这些工作繁杂多样,确保每件事都得到妥善处理是一项挑战。面对难题时,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讨论、共同应对,始终以教育为本,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如今,我已褪去管理职务,重回科任老师,即将步入退休的行列。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镌刻下的是我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沉淀下的是满仓的知识与经验,亦留下了无数与学生共度的珍贵回忆。
教育者,肩负着护航生命成长与绽放的重任,宛如肩负千钧。唯有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尊重,我们才能肩负重任,满怀欣喜地前进,让脚下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从晨曦到夜幕
从寒秋到酷暑
从普通教师到年级段长
杨秋红老师以微光汇聚星河
让平凡的讲台成为托举梦想的支点
让“二中精神”
在一代代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用“26个英文字母”
写出一首献给琴岛的浪漫诗
责任编辑: 杨奕琦,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