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父辈爱国情
“诚”心践行报国志
3月26日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处长
北京市侨联菲律宾归侨联谊会原会长
王明爱同志在北京逝世
他的一生
既是华侨爱国精神的生动延续
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丰碑
王明爱1935年毕业于鼓浪屿怀德幼稚园
这位出生于鼓浪屿的菲律宾归侨
以热血书写对祖国的忠诚
从抗日烽火中的情报传递者
到新中国侨务事业的拓荒耕耘者
父辈的爱国血脉在他心中扎根
革命的理想指引他前行
而鼓浪屿的涛声
始终是他心中最深沉的家国回响
一心向党,终生奉献
黄发鲐背,初心不改
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中共党员
王明爱
家国情怀代代传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珍藏着一份特殊的家书。其文铿锵有力,感动人心:“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愿,决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忘了我们的民族意识。”
这是1939年,王雨亭写给即将回国抗战的儿子王唯真临别赠言的一段。王雨亭和王唯真,正是王明爱的父亲和兄长。王雨亭辗转南洋,创刊办报,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王唯真15岁归国抗日,奔向延安,投身民族解放斗争。在父兄的谆谆教导和爱国主义熏陶下,王明爱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了解到党的革命先驱为国为民、奋斗牺牲的英雄壮举。小小心灵埋下了正义、果敢、爱国的种子。
1941年12月日军南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爱国主义家庭影响下长大,年仅13岁的他和姐姐在被日占领的菲律宾马尼拉投身地下抗日情报工作。王明爱年少有为,巧扮成富家子弟,骑着自行车蒙混过日寇关卡。在他的衣角中,藏着专门搜集的日本军事情报。他一直投身抗日军事情况站的情报传递工作直至日本投降,小小年纪为盟军准确消灭日寇做出了贡献。
怀志归国荣入党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明爱转入反蒋介石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中。
他进入香港达德学院,结识了一批充满自我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热爱中华,以天下为己任的华侨青年。在这个精英荟萃之地,王明爱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热血激荡之地,他立志像父兄一样,永远跟随共产党,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事业奋斗终身。自此,初心未改。
1949年3月19日,挪威籍轮船“宝通号”一路北上,破开迷雾,终于在7天后抵达塘沽。这艘船上载有56名香港达德学院的华侨进步青年,王明爱也在其中。在党中央的安排下,这56人经塘沽、天津,被秘密调往北京,进入中共中央统战部青训班学习。
几个月后,作为青训班学员的王明爱经历了一场终生难忘的大事——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王明爱和众多爱国华侨青年作为中共中央机关队伍的一部分,列队站在天安门前、金水桥畔西华表边。他们身着解放军制服,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前。这场旷世盛典让王明爱更加憧憬着新中国的光明未来。于是他更加刻苦地学习,力求做好毛泽东的学生,成为党指引到哪里就战斗到哪里的人。青训班结业后,王明爱与其他华侨青年听从党的安排,走向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他也进入侨务部门,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从事侨务身献党
进入侨务部门工作后,王明爱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把毕生献给了侨务事业。他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克己奉公,善于关心侨胞的权益;认真负责,工作富于创见。20世纪五十年代出国参加国际博览会、筹建中新社驻港机构、六十年代华侨农场“四清”运动、两次参加接侨工作、多次参与海外侨务工作方针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立,他重新回到侨务工作岗位。由他主要负责《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简称《侨法》)起草工作。
1986年拟定《侨法》之初,人们对归侨的一些误解使反对之声十分高涨,王明爱面临着重重困难。在众人的无休的争论声中,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心怀社会正义、公平、公正的理念,冷静分析,从归侨们的回国目的、对祖国的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考虑。王明爱和同事们反复修改《侨法》草案至第六稿。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它的颁布在保护归侨侨眷利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余晖闪耀映侨情
王明爱离休后,仍然心怀一颗追求真理,敢言敢做的赤诚之心,不忘自己党员身份,继续为侨服务。他宣传《侨法》、践行《侨法》。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工作,无私奉献,投身各类维护归侨利益的公益活动中。
他在担任香港达德学院北京校友会会长期间,团结校友,事必躬亲。他懂政策,有耐心,重视校友们的切身利益。中央采取平反冤假错案的措施后,各地校友纷纷来信。王明爱和其他同志一封一封地整理登记,分门别类,并制作表格,然后形成文件,写出报告,为平反一事尽心尽力。在帮助校友落实新中国成立前夕从港澳归来的大学生,享受专家待遇政策时,不仅向各地的同学报告消息。当发现有校友在办理过程中遇到麻烦时,王明爱和校友会其他成员各处奔忙,还专程前去作证。为弘扬达德学院精神,王明爱还参与编辑《达德学院的教育实践》和《达德岁月—香港达德学院纪念集》等书籍,供历史研究。
王明爱长期担任北京菲律宾归侨联谊会负责人,参与编辑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建军50周年纪念特刊》《北京菲律宾归侨联谊会成立十周年纪念特刊》《北京市侨联菲律宾归侨联谊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影集》等画册。
2018年筹备“鼓浪屿华侨文化展馆”时,鼓浪屿侨联原主席许一心曾赴京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访学习。期间去看望了二舅王明爱,并随他去看望了大舅妈(王唯真夫人)。
王明爱为人热情,工作认真,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都很信任他。在任期间,每年都主动上门看望老归侨,了解诉求,为他们办事。为侨服务让他忘记了年龄。耄耋之年依然担任联谊会会长。同时,他有广泛的海外朋友圈,热心为海外侨胞服务。他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侨胞投资、投医看病、法律援助等牵线搭桥,亲力亲为,不遗余力。
生于鼓浪屿的涛声里
长于家国危难的风雨中
王明爱以赤子之心践行报国志
将华侨的根脉深深扎进祖国的土壤
即便时光流转
他高举的理想信念之火永不熄灭
如同鼓浪屿的灯塔
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从鼓浪屿的稚嫩少年
到鲐背之年的侨务先锋
从传递抗日情报的少年身影
到起草《侨法》的银发智者
他始终以行动诠释
“华侨与祖国同呼吸”的誓言
鼓浪屿的浪花见证了他初心的萌芽
北京的岁月镌刻了他奉献的足迹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
赤子之心,永耀家国
愿这份跨越世纪的赤诚
如鹭江潮涌
激励后人永续华侨精神
共筑民族复兴之梦!
责任编辑: 杨奕琦,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