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能力,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5月23日上午,思明区司法局在观音山园区举办“‘典’亮思明,法护‘企’航”——思明区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本次活动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设置法治沙龙、趣味游戏、普法市集,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服务与法治游戏相融合的方式,为企业开启一场“沉浸式”法治之旅。
定制“法治沙龙”,“典”护企业发展路
活动现场,思明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正式揭牌。此次揭牌成立旨在推动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打造涉企执法监督“直通车”,助力思明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思明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正式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法治沙龙活动正式开启。本次法治沙龙突破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围绕“规范企业用工和纳税申报”主题,采用“专题分享+圆桌讨论+互动答疑”形式,邀请来自思明区税务局、思明区人民法院、思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北京大成(厦门)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现场授课,对企业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助力企业筑牢法律安全的“防护墙”。
专题分享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思明区税务局税政二科科长黄种龙讲解应对所得税年度申报风险的策略,让企业和个人明白如何准确、及时申报所得税,避免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和个人的良好信用;思明区人民法院滨海人民法庭法官洪瑾君解析用人单位单方调岗的办理依据,帮助企业了解单方面调岗时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减少因违法调岗引发的劳动纠纷;思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庭庭长洪寒菊剖析员工离职管理风险点,助力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离职管理流程、风险高发环节以及防控策略。
▲专题分享
特定技术岗位长期招聘难如何破解?用工成本上涨与员工福利保障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企业在为外派员工申报个税容易忽视哪些细节?圆桌讨论现场碰撞思维火花,互动答疑更为企业指点迷津。专家们聚焦当前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展开畅谈,并为在场企业代表答疑解惑,切实增强企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圆桌讨论
专属“普法套餐”,“典”燃群众学法潮
意“游”未尽,有“典”精彩。主场活动设置“典”识竞答、“典”进投篮、“典”趣拼图等民法典主题游戏,吸引来往企业员工驻足停留、热情互动。“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同步讲解法条、案例,让参赛者在趣味游戏中“解锁”丰富多样的民法典知识。
▲趣味游戏寓教于乐
与此同时,由区司法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应急局、区统计局、区妇联等15个单位共同打造的“民法典普法市集”同步开启,各具特色的“普法小摊”在海西金谷广场火热出摊。各单位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普法宣传、政策解答、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职工送上一份份“法治大礼包”。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进行现场普法宣讲
这份量身定制的“普法套餐”法韵浓、趣味足,将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推动民法典入脑入心。“午休时间既能放松又能学法,这种形式新颖又实用!”参加活动的白领张女士感慨道。
“蒲公英”乘风行,“典”亮美好新生活
一部民法典,万千民生事。“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思明区凝聚“蒲公英”力量,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从校园课堂、社区广场到园区楼宇、机关单位,在全区掀起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的宣传热潮。
依托“蒲公英”校园法治工作室,深入校园开展民法典普法讲座、设立“法治角”、组建“故宫娃普法队”,进一步推进校园法治建设;深入社区广场等场所设立普法宣传点,通过发放民法典宣传册、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营造学法用法氛围;结合社区矫正教育帮扶,走访辖内涉企社矫对象,了解其所在企业法律需求,针对性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创新法治答嘴鼓普法形式,《答嘴鼓里说“法典”》巧妙融入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用乡语乡音讲身边故事,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心里;依托百年延平戏院,庭院法治故事会以茶香为引、乡音为媒,聚焦群众身边案例,用接地气的方式解读民法典……思明区民法典宣传的触角不断延伸,切实让这部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责任编辑: 杨奕琦,衷文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