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盾牌舞融入国防教育

2024年01月17日 10:20 来源:中国国防报

■本报记者 郭冬明 通讯员 刘 思

上图:江西省永新县永新中学学生练习盾牌舞。朱国朝摄

  深冬时节,寒意逼人,江西省永新县永新中学操场上的盾牌舞训练却格外火热。

  训练现场,盾牌舞班的学生们一手持盾,一手握刀或钢叉,按照指导老师教授的“八字诀”——推、挡、搭、架、逼、闪、跌、滚,两人一组展开练习。

  永新盾牌舞源于古代军中的盾牌训练,反映的是古代士兵的日常操练和战争生活,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为一体,动作粗犷、雄健,队形变化奇特,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辈当年习武是为了抵御来犯之敌、保卫家园,如今让学生学习盾牌舞,是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培养当代青年的精气神和团结意识。”永新中学校长王清宇告诉记者。

  盾牌舞班开办之初,吸引不少学生争相报名。“无论是体格强壮的体育生,还是文质彬彬的瘦弱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气蓬勃、崇军尚武。”永新中学盾牌舞班指导老师彭杨说。

  在盾牌舞练习场上,高二学生佐鸣娴熟做出“跳牌”“滚牌”等多个高难度动作。佐鸣说,他刚开始学习盾牌舞时,体能、力量不够,经过一次次练习,终于找到了感觉。

  在永新县,盾牌舞家喻户晓,已成为地方群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形式。永新县龙源口镇南塘村,素有“不练盾牌,不是男子汉”之说。村里祠堂挂上了“盾牌舞传习基地”的牌匾,两侧石柱上写着“文韬武略血性男儿壮军威,卫国保家刀枪剑戟定乾坤”银底黑字的对联,全村上至80岁老人,下至7岁孩童,无一不能耍上几把。

  习盾牌舞,激报国志。与村里其他好男儿一样,去年3月从南塘村参军入伍的吴越星,从小就在南塘宗祠里跟着老一辈学习盾牌舞技艺,听他们讲述龙源口的历史故事,在尚武文化的熏陶下,他早早立下了从军报国志向。

  “南塘村年年都有有志青年投身国防、建功军营,去年入伍的新兵吴越星,入营才半年多就将立功喜报寄回了家。”说起村里好儿郎,永新县龙源口镇专武干部龙小江赞不绝口。

  近年来,永新县军地还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盾牌舞培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盾牌舞表演团队进全县各中小学,为青少年群体普及、教授永新盾牌舞,讲述盾牌舞背后的历史故事,寓教于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持续激发青少年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