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民
每当我跑外轮归国回家,看到供奉在厅堂上的“兵爸爸”遗像,思绪就把我带回那难忘的岁月。
1967年3月的一天,春寒料峭。小嶝岛上,一个名叫邱加增的8岁小男孩,掉进了一个4米深的大粪池里,一位老大娘见状大声呼救。守岛战士蓝开宝听到呼救声,马上冲过来,发现孩子已经沉入粪池,他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纵身跳进粪池,潜了下去,把小孩托举上来。刚救上来的小孩嘴唇发紫,两眼紧闭,气息微弱。蓝开宝又和闻讯赶来的军医展开急救,控出孩子体内的粪汁,清除口腔和鼻腔里的脏污,小孩终于苏醒过来了。那个获救的小孩“加增”就是我,为了报答解放军叔叔的恩情,纪念恩人,我的父亲把我的名字改为“爱民”,又把3岁的弟弟“阔嘴”改名叫“拥军”。我们兄弟俩的名字形象直观地体现了小嶝岛军民“双拥”的基本内涵,军民鱼水情深,从我和弟弟的名字就可见一斑。
当年年底,我的开宝叔叔佩戴着三等功勋章和我们一家人依依惜别,退伍回到浙江兰溪家乡。
开宝叔叔退伍之后,小嶝与兰溪两地,鸿雁传书,电话往来,我和开宝叔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其间,开宝叔叔曾三次回小嶝岛看望我们一家;我也数度前往浙江探望开宝叔叔。他没有儿子,我主动认他作干爹,亲切地叫他“兵爸爸”。后来,他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走不动了。他的三个女儿便接过了传递亲情的接力棒,我大儿子结婚,二儿子参军入伍,孙子满月,蓝家三姐妹都赶来小嶝庆贺。
2017年8月18日,兰溪妹妹打来电话,告诉我“兵爸爸”中风病危,我匆匆赶到浙江金华兰溪西方坞畲族村。来到病榻前,望着已不能开口说话的“兵爸爸”,我悲痛万分。我俯下身来,轻轻地唤一声:“‘兵爸爸’,爱民看您来了。”他眼角沁出泪水,无声地呜咽,伸出瘦骨嶙峋的右手,我双手紧紧握住这曾经托举过我生命的手,泪流满面。第二天凌晨,“兵爸爸”安详离世,享年76岁。按照畲族的风俗,我为“兵爸爸”守灵7天。出殡那一天,在悲切的锣鼓声中,在写着“孝子爱民”的墓碑前,我长跪不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兵爸爸“患有高血压,听说紫菜能降血压,每年小岛紫菜飘香时节,我总要挑选最好的头水紫菜寄给他,聊表孝心。又是紫菜丰收时节,我正打算寄点紫菜给“兵爸爸”。想不到“兵爸爸”却突然离世,让我饱尝亲人骤然离去那撕心裂肺的痛苦。
送走了“兵爸爸”,我带着他的遗像回到了小嶝岛,把他供奉在我家厅堂上,让儿子叫他“兵爷爷”,孙子叫他“兵祖爷”……我们世世代代不会忘记“兵爸爸”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