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
厦门是一座爱国拥军的英雄城市,红色基因浸润滋养,信仰之光夺目灿烂。作为一名厦门老市民和退役军人,我深感其国防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突显三大优势:
历史人文印记深刻。有展示中国人民在反殖民反侵略中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之郑成功纪念馆,让人迸发“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之感慨;有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缩影之李林烈士纪念园,让人痛悟落后就要挨打;有记载中国少先队队歌诞生的“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让人秒回红领巾时代……从古至今,屈辱与抗争、铁血与荣光,都从历史长廊那头走来,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激人图强!
阵地众多且有特色。2010年厦门就已建成34个国防教育场所,多个“之最”无可替代:思明区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是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王;海沧区“卫我海疆”国防教育基地是全国首个以海洋战斗文化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翔安区“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系全国第一座,也是惟一一座面向金门,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一而足,令人叹服。
精英云集资源广。厦门退役军人队伍庞大,仅思明区就有28000多人,占全市的40%。其中不乏全国先进个人等精英,各有各的军旅经历与感悟,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一个人就是一部教科书,“哪里需要哪里搬”,是最可宝贵的活的国防教育资源。这也是优势中最令我骄傲的,因为我是其中一员。
那么,如何发挥和拓展优势,将国防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此建言如下,以供参考,略表我心。
一、全面覆盖。统筹用好既有的各类实体阵地,同时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特点,抢占线上制高点,主动攻占思想堡垒,打造国防教育的多种形式。
二、兼收并蓄。着力发挥优势资源之主力军作用,在此基础上延伸、吸纳其他细微的、民间的平台与形式。打破固定思维,将国防教育拓展到红色阵地之外,如:不妨把国防安全主题的标语、口号乃至文体活动也引进商场、展览馆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让更多市民有更大机会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
三、从心出发。跟上时代节拍,探究符合新时代受众需求的审美情趣,可结合地方传统杂谈曲艺等文化形式,也可借鉴时下流行时尚元素,推陈出新,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抓住群众的心,引发共鸣,达成共识。
四、双向奔赴。少年强则国强。聚焦重点对象,让国防教育更多地深入各大中小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走向军营、军事训练营,走近(退役)军人,文明其思想,强健其体魄,坚韧其意志,上下一心,使爱国强国兴国成为共同之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