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预示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站在时序更替的节点,我的思绪随着记忆的播放器,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火热军营。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八岁的我穿上崭新的绿军装,登上绿皮火车,一路“哐哐”南下,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特区的美轮美奂让来自内陆的我大开眼界,惊叹不已;而汽车又载着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到了深山里的军营。
一开始,我被分配到警调连。从小喜欢摸爬滚打的我,分到警调连正合心意。在警调连班长的耐心带领下,我慎重学会扣好军旅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养成军人的基本素质。随后不久,我又被分配到勤务排,勤务排的职责是保障军械、军需仓库的安全。相比警调连,勤务排的军事训练强度、科目少了很多。血气方刚的我们对此有些想不通,对待军事训练的热情自然也减退了不少。勤务排的主官知道我们这些新兵的思想波动后,给我们上思想课:“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心。厦门地处祖国的东南前线,训练、站岗、放哨,不但要提高警惕,还要培养随时献身国防、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怎么做?就是练,练和用结合。”
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献身国防不分兵种、岗位,献身国防的核心是练好各项军事技能。正值血气方刚的我们,思想上的“结”打开了,训练热情随之无比高昂。此后的日子,风里雨里都能见到我勤于训练的身影,酷暑严寒能见到我站岗“明察秋毫”犀利的目光。我不仅严于律己,还积极配合班长,带动表现落后的同志跟上连队训练的步伐。
勤务排每年都会抽调“尖子兵”参加专项集训,入伍后第三年,我被光荣抽调到司令部组织的侦察兵集训。集训队的同志来自各基层部队,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军训科目某个方面的佼佼者。能与这么多高手一起集训,对我来说机会难得。三个月的集训,我积极向高手学习,学会了十海里武装泅渡“极点”到来时的应对方法,不但掌握了夜间射击的要领,热心的战友还私下传授“独门秘笈”,懂得了敌我对峙时,不但要胆大心细,还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
每年集训结束都要进行汇报表演,当年我参加的项目是刺杀。汇报表演开始,裁判员高举的小红旗甫一落下,我的前刺动作就发出,对手下意识格挡,我急速上步转身以枪托砸击对方,第一回合我完胜。有了第一次教训,第二回合对手异常警惕,非常注意防范我的上刺。哨音响起、小红旗刚落下,我即上刺对方头部,对方不躲闪,凭借个子高、手臂长优势直刺我头部,我一激灵,同时上步闪至他的左侧,还是以枪托砸击他的头部,动作一气呵成,打他个措手不及……击中的那一刻,观礼台上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个子大有个子大优势,个子小也有小的长处;战时不怕流血牺牲是献身国防,平时苦练军事技能也是献身国防。献身国防不在于某项“高大上”的工作,在于立足本职,把分配的工作做出色,在于时刻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
保家卫国终不悔,驰骋疆场献青春。近二十载的军旅生涯强化了我的爱国情怀,培养了我时刻献身国防的思想意识。这情怀、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没有渐渐淡忘,反而愈发清晰坚定。筑梦于军营,圆梦于时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