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米
春节回老家,走在母校林坊小学校园里,偶然间发现校园围墙上居然竖立着一块标牌,写着“军队储备资产 严禁侵占种植”,落款是“联勤保障部队第一储备管理局厦门管理站”。原来,当年小学所在樟山上的驻军部队隶属于厦门。
岁月不居,记忆有痕;漫步校园,思绪联翩。那些厦门驻军守护八闽百姓、军民鱼水情深的难忘往事历经悠悠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夏日炎炎,金灿灿的夏谷熟了。大人都忙着在地里收稻谷,留下六岁的我在樟山上的晒谷坪旁看守。午后,天空飘来一大块乌云,黑沉沉的,“不好,要下大雨了!”我赶忙用耙子把稻谷聚拢在一起,奋力抬起装满谷子的畚箕,奈何人小力微,畚箕跌落在地,我只能一次次装少许稻谷,再倒到大箩筐里。豆大的雨点无情地打在我脸上,望着小山一般的谷堆,我手足无措,如果谷子被雨水淋湿,全家就得饿肚子了!
老天爷似乎听到了我的求救,突然天降奇兵,从旁边的营房里冲出一群身穿绿军装的大哥哥。他们手脚麻利,迅速将谷子装入箩筐,挑到营房里避雨……父亲急匆匆从地里赶来,看到自家的谷子完好无损,不停地向军人道谢。后来又经历几次暴雨天气,都是解放军哥哥帮忙抢收谷子。“这些穿军装的哥哥们真好!”我对一身橄榄绿的他们充满好感,内心里深深感激他们每次的热心出手。
1985年9月,我上小学了,开心地挎着妈妈用碎布给我缝制的书包,第一次走进樟山上的小学。原先小学设在年久失修的老祠堂里,乡镇领导和校长踏进军营,和部队商量能否借用一块地建学校,结果部队大方地给了近3000平方米土地。教学楼建好了,新校园紧挨着部队营房。每天清晨,在军人出操的号子声中我们早早来到校园,勤奋苦读;我们做课间操时,他们在拉练,苦练本领;闲暇时,我们一起拉歌,各秀才艺……樟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为了感谢部队,学校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一枚鸡蛋送给战士们。我从鸡笼里掏出还冒着热气的鸡蛋,小心翼翼放进书包里。上学路上,我担心鸡蛋碰坏了,又取出来捧在手心里。终于走到学校,战士们排成一排,接受我们最诚挚的谢意。我把鸡蛋放在一位兵哥哥手里,他紧握着鸡蛋,羞涩地咧嘴朝我笑。
一转眼,战士们在山上栽种的泡桐长成碗口粗,我也读三年级了。开学后我将一枚又大又圆的鸡蛋送到战士手中,却得到一个消息:部队即将裁军,不少军人将退伍或转业。这让我很伤心。部队撤走前,将1000多平方米空闲营房无偿借给学校作校舍。
终于到了离别那天,乡亲们、师生们夹道相送,依依不舍。不少人泣不成声,有人给战士们塞鸡蛋和土特产。大家含着泪,目送满载战士的军用卡车越开越远。
部队撤走了,至今学校仍借用着军队的土地和营房,桐花依旧年年绽放。我似乎又看到如雪般的桐花在风中摇曳,桐花里盛着号子声、读书声、欢笑声,鸟鸣、露珠,一群群橄榄绿在那绚烂的花海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