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辉:口头笔头双过硬 当好“国防老师”

2024年12月07日 10:13 来源:厦门日报

  

  张继辉在翔安区萃英小学宣讲。

  文/本报记者 陈冬 图/受访者 提供

  阳刚正气、勇毅担当、与人为善,这是张继辉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军人,他服从命令、忠于职守;脱下军装,他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不忘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此外,他还加入“老兵宣讲团”,希望通过有趣的宣讲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从中受益。

  顶着高烧赴考 圆了“军校梦”

  张继辉出生于江西省武夷山脉北麓的武夷山镇。“小时候,在家门口经常看到军车疾驰而过,每次都很兴奋。加上爷爷、外公和不少亲戚都有从军经历,让我对军队生活充满了向往。”张继辉说,年少的他暗暗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去参军。

  1996年,高考失利的张继辉,选择到闽北的某舟桥部队当兵,并将报考军校作为目标。白天,张继辉参加军事训练,晚上熄灯后又到学习室复习功课。1999年5月,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张继辉成为团里32名军校考生之一。临近考试,张继辉得了重感冒,高烧39.9摄氏度的他固执地选择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8月,张继辉考上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兵学院,200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同安莲花镇的部队,成为一名工程兵。张继辉告诉记者,工程兵代表着当代的“白龙马”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坚不摧,牺牲奉献。

  在部队的18年,虽经历不少艰难困苦,但张继辉从未退却畏缩,无论是指挥军乐队的铿锵有力,还是动作示范的干净利落,亦或是长跑比赛中的坚持不懈,他都全力以赴,在部队锤炼成长。

  怀抱敬畏与热爱 用笔墨记录生活

  2014年,张继辉转业来到翔安第二自然资源所,参与翔安建设发展的多项重点工作。不管是在服务群众的片区、内勤管理的科室,还是在党务工作的岗位上,张继辉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完成各项任务。转业10年,他多次立功受奖,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

  在部队时,张继辉除了日常训练,还养成了读报习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钻研起文学。转业至地方后,张继辉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保持那份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用笔墨记录生活,传递正能量。”2020年,张继辉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此后,他的文字常常见诸报端,并相继加入翔安区作协、市作协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因为写作,张继辉还爱上了诗歌,不久前,他的第一本诗集《绿植无声》出炉。

  以自身经历为引 宣讲传递正能量

  在曾经共事的老连长的鼓励和支持下,2022年,张继辉加入了“老兵宣讲团”。

  “我们的讲述虽不如专家教授那样有系统、有逻辑、有深度,但我们口中的历史或许更真实,细节更生动,故事更有感染力。”张继辉说,为了让孩子能够听得进去,他常常以自身经历为引,讲述那些关于参军报国与个人成长的故事。同时,张继辉还精心准备了另一个主题——“筑牢海洋意识 建设大国海防”。

  如今,张继辉已是翔安区多所学校的“国防老师”,在他看来,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互动都让他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国家的热爱。

  人物名片

  张继辉,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1996年12月入伍,2014年3月退役,现为厦门市翔安第二自然资源所综合科科长,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和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