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前往瑞金、长汀开展红色之旅 。
组织在基层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退役军官开展座谈交流。
厦门退役军官家属也一同前往,参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江毅 通讯员 钱金生
访瑞金,重走长征路,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为红色广场献上花篮;赴长汀,踏上“红色小上海”,缅怀瞿秋白烈士,瞻仰杨成武将军,在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前久久伫立……在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为深入追寻长征伟大历史足迹,贯彻学习长征精神,锤炼党性、提升修养,7月26日至28日,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从厦门出发,开启一段红色之旅。
红色历史激励前行路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7月26日一早,队员们乘坐大巴,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于当日中午抵达瑞金。午饭后,随即前往第一个参观点——叶坪革命旧址群。红军烈士纪念塔正前方的草地上,是用石子铺成的“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队员们在细雨中放下雨伞、脱帽致敬,献上鲜花。“这里既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
随后,队员们前往红井革命旧址群。“这口井就是红井。当年,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主席还亲自下井底铺沙石、垫木炭。”讲解员指着眼前的这口老井介绍起来。在井口,两排字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人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碑,就是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思念。”讲解员补充道。厦门弘爱医院全科与老年医学科主任、退役军官王军感慨说:“革命先辈就是挖井人,没有他们当初筚路蓝缕,用鲜血为后人铺路,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当天,队员们还参观了瑞金中央苏区水利史陈列馆、各部委办教育基地,以及共和国摇篮——“二苏大”礼堂旧址群。
次日,队员们前往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被人们称为“长征第一山”。队员们在这里“重走长征路”:编组军训、配发装备、远征出发、草地行军、胜利集结……
最后一天,队员们前往长汀。“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朱德等率红四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挺进闽西,创建了红色政权,并使之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红色小上海”之称。队员们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厦门市创业者协会党支部书记、“退役军官重走长征路”活动总指挥张庆顺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作为党和部队培训出来的干部,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递革命火炬,做长征精神的践行者,为党旗军旗添彩增辉。”
永葆军人本色
赓续红色血脉
20多年来,厦门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秉持公益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创业帮扶。一朝入伍,便军魂入骨,他们虽脱下了军装,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是永远前行的动力。据了解,厦门自主择业退役军官自发组织“红色之旅”20余次,足迹遍布10多个省市。他们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参观遵义会议旧址,追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瞻仰革命圣地,追寻红色根脉,感悟新时代红船精神;前往古田会议旧址,踏访我军建军史上铸就军魂的源头,强化军魂意识,坚定政治信念;缅怀方志敏烈士,感受谷文昌精神,见证红旗渠奇迹等。
对于此次行程,原31集团军某部政委、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时松生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组织前往瑞金开展红色之旅,就是让大家深刻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牺牲奉献精神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长期以来,厦门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在市委文明办、市人社局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的关心帮助下,坚持党的领导,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保持军人本色。据统计,退役军官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有80多人,他们在近邻党建、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开元街道虎溪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饶长辉、厦门鹭申通快递公司支部书记童忠明、思明区紫微恒菁小区支部书记方海明、519救援队支部书记陈其标等一大批受省、市表彰的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上个月,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组织15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围绕党员如何保持退役军人本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话题展开座谈和交流。通过座谈交流,介绍各自任职党支部建设情况,分享党建经验做法。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挥部队优良传统,保持军转干部本色风采,努力践行入党誓词,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为厦门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