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后人向采访团深情回忆父辈毅然回国抗战的动人往事

2024年06月25日 15:33 来源:厦门网-厦门晚报
■詹忠英拿出自己与父亲尘封已久的照片,向厦门晚报记者讲述动人往事。
 
■林福来(左二)与其他南侨机工合影。
■林福来旧照。
 
■林晓昌向记者介绍他为南侨机工做的文化墙。
 
■1987年,詹忠英到海南与阔别四十年的父亲重逢。
 
■詹忠英与父亲、哥哥唯一一张合影。
 

  “我们继承的不是功勋,而是精神。”

  ——南侨机工汤耀荣之女汤晓梅

  被日军包围了18个小时后,南侨机工邝金源终于突围,此后徒步24天到了保山,在保山照了一张衣衫不整的照片,照片上写着“在敌人炮火中走出来的我”“不忘24天路程的悲怆”等字样。那是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腊戍时的往事。而他一位战友在突围过程中与日军遭遇,被日军用刺刀刺死,另一位战友陈文峰则在仰光抢运物资时被日军炸死。

  南侨机工陈振美原本生活在马来西亚槟城打铁街,家境富裕,他新婚不久便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回国服务,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家人在20多年之后,才知道他在1942年日军轰炸惠通桥时牺牲了。儿子一直不理解父亲抛妻弃子回国参战的做法,直到了解真相后,半个多世纪的辛酸委屈才得以化解。

  在昆明的新闻南路上,南侨机工历史文化主题街区总长约300米,12面文化墙重现了陈嘉庚、南侨机工抗战历史文化以及归国华侨的爱国往事,成为一处宣传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的重要打卡地。社区里的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纪念馆先后接待了5万多人参观。

  昨日,南侨机工后人向“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 共圆复兴梦”大型主题采访团深情讲述父辈毅然回国抗战的动人往事。

  记者 查本恩 陈满意 王东城 郭航

  深沉的家国情怀

  他偷偷给曾祖母留下一封信,踏上回国征程

  “我父亲是机修工,当时虽然只有23岁,但是技术娴熟,已经开始带徒弟了。当他看到一批批热血青年响应陈嘉庚的号召回国参加抗战,就再也坐不住了,偷偷给曾祖母留下一封信,在自家门前跪拜之后,就踏上了回国抗战的征程。”

  72岁的汤晓梅是南侨机工的后代,她的父亲汤耀荣回国前居住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打石街。汤晓梅说:“我父亲是机修工,当时虽然只有23岁,但是技术娴熟,已经开始带徒弟了。当他看到一批批热血青年响应陈嘉庚的号召回国参加抗战,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嘱托徒弟照顾相依为命的曾祖母,偷偷给曾祖母留下一封信,在自家门前跪拜之后就踏上了回国抗战的征程。”

  由于种种原因,汤耀荣没有回到南洋,而是在昆明安家落户。“他回到国内时是一个人,要回南洋时是三个人,多了妈妈和姐姐。”汤晓梅说,“抗战胜利后,父亲在母亲家做司机,当时家里有三位司机,母亲看上了父亲,长辈们都说是母亲追求父亲的,我向母亲求证时,她笑笑没说话,看来应该是真的。”

  新中国成立后,汤耀荣曾被评为劳动模范。有一次灾区需要运送一批救灾物资,但当时缺少司机,正在家中养病的汤耀荣仍报名去运送物资。在运送途中,后车的司机发现,汤耀荣驾驶的车左摇右摆,追上前发现,汤耀荣已经昏迷不醒了。送到医院做手术,在第二次手术时,汤耀荣倒在了手术台上。临终时不停念叨:“阿妈,阿妈,我回来了。”

  父亲去世时汤晓梅只有1岁,对父亲并没有什么记忆。直到她37岁调回昆明工作,才偶然得知了父亲南侨机工的身份。

  几十个海南同乡出人又出物,带着修车的机器回国

  詹开平在仰光完成装配任务之后,又被调往下关第八修理厂。“在那里,他认识了我妈妈,两人后来结婚并生下哥哥詹忠金和我。”从那时起,夫走妻随,一家人跑滇缅公路,闯险关,出生入死,抢运抗日物资。

  詹忠英家住昆明马洒营东区小区,她的父亲名叫詹开平,是第二批南侨机工。詹开平1915年生于新加坡,11岁时被祖父送回海南琼海中学上学,初中毕业后又回到新加坡,在英国汽车修理厂当学徒。

  1939年3月20日,作为第二批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一员的詹开平到达昆明,在潘家湾训练一周后,和其他南侨机工被安排到缅甸仰光的汽车装配厂装配新车。

  “当时,我父亲是跟着领队王文松(另一名南侨机工)一起,他们海南的有几十个同乡人一起回国参加抗战。”詹忠英说,尽管父亲不愿意讲这些往事,但她通过和其他南侨机工的交流,还是陆续得知了父辈们的事迹:当时,詹开平等人放弃在新加坡的优渥待遇,带着修车的机器回国,出人又出物,体现了对祖国的赤子忠心。詹开平等人技术精湛,在仰光汽车装配厂,他们以6个人为一组,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汽车组装和修理工作,保障各项军需的运输,为抗战贡献力量。

  在仰光完成装配任务之后,詹开平随后被调往下关第八修理厂。“在那里,他认识了我妈妈,两人后来结婚并生下哥哥詹忠金和我。”从那时起,夫走妻随,一家人跑滇缅公路,闯险关,出生入死,抢运抗日物资。

  抗战胜利后,他们一家人先是回昆明,继而又回到新加坡,从事电工工作。后一家人因故分散。

  1987年,詹忠英到海南与阔别近40年的父亲重逢,父亲已从当年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变成满头白发饱经沧桑的老人。她哽咽无言,紧紧抱着父亲大哭。“当年南侨机工的故事,我爸爸都不跟我讲。我知道他是怕连累我。”詹忠英说,父亲去世后,他当南侨机工时的奖状也跟着一起火化了。

  20岁出头的热血青年坚决回国抗战

  听闻他要回国参战,亲戚朋友都舍不得他走,特别是与他相依为命年仅18岁的弟弟,哭着紧紧抱住不让哥哥离开。可林福来心意已决:等回国把侵略者赶走了,一定回来报答亲友的恩情。

  “我是泉州人,我义父林福来是第五批南侨机工的一员,祖籍是厦门。”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林晓昌讲述了义父的故事。

  1983年,林晓昌在缅甸结识了林福来,异国他乡遇到华人,而且两人都来自福建省,很快就拉近了关系。林晓昌也在一来二往中了解到林福来参加抗日救亡的事迹,被老人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打动。见林福来老来无子女,林晓昌就认了林福来为义父。“我本来姓黄,后来我改姓林,而且连我儿子也姓林。”林晓昌说。

  1918年,林福来出生在马来西亚太平县一个华侨小商贾家庭。因父母早逝,他和弟弟被迫辍学,后进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橡胶工厂当学徒,并见习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

  抗战爆发后,嘉庚先生任主席的南洋华侨总会号召海外华侨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内抗日战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938年末,滇缅公路全面贯通后,成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为了保证这条生命线的畅通,国内急需大批熟练的汽车机工承担军事运输的抗日重任。当时的林福来还是个20岁出头的热血青年,他坚决要回国。

  听闻他要回国参战,亲戚朋友都舍不得他走,特别是与他相依为命年仅18岁的弟弟,哭着紧紧抱住不让哥哥离开。可林福来心意已决,向他们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回国把侵略者赶走了,一定会回来,以报答各位亲友的恩情。

  舍生忘死的疾驰

  弯多路窄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

  千钧一发之际他猛打方向盘,卡车失去控制,连人带车翻滚下山洼,他被甩出驾驶室,几箱散落的弹药箱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林福来回国抗战,被分配到西南运输处第十四大队工作。当时滇缅公路为战时抢修而成,山路险峻,沿途险象环生。初通公路路基很软,常常塌陷。一到雨季简直无法通行,经常被堵在途中几天几夜,到了夜晚更是饥寒难耐,度日如年。不少路段环山而建、坡陡路斜、弯多路窄,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

  有一次,林福来从保山抢运军火回下关,在永平至下关路段,碰上一辆对头车,眼看两车即将相撞,如果引起军火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他猛打方向盘,卡车失去控制,连人带车翻滚下山洼,翻滚过程中他被从驾驶室甩出,跌落在地上,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几箱散落的弹药箱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脸、身、腿部多处负伤,左小腿部还被剜去一块肉。当时事故幸未引起弹药爆炸,恰又得到机工战友及时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战友被日军炸得面目全非,连尸体都被炸得支离破碎

  由于机工战友被日军炸得面目全非,很多残肢断臂都无法对上原来主人,他只能草草收殓,就地掩埋,插根树枝或放块石头留作记号。

  路难走,疟疾高发,同时还要冒着日寇的空袭危险。每当敌机来袭,机工们只有将车辆开到路边或树下隐蔽。遇到日军轰炸频繁时,只有昼伏夜出,白天用树枝把车辆伪装起来隐藏在树下,晚上继续运输。遇到战事紧张时也顾不得那么多,只有冒着生命危险抢运,很多战友被日军炸得车毁人亡,连尸体都被炸得支离破碎。抢运完物资,返程路上见到汽车残骸,林福来和其他战友就会靠边停车去搜寻战友的遗骸。许多队友因车祸、疟疾、轰炸而牺牲,仅他亲手安葬的遗体就有100多具。由于机工战友被日军炸得面目全非,很多残肢断臂都无法对上原来的主人,名字更是无从知晓,他只能草草收殓,就地掩埋,插根树枝或放块石头留作记号,以便战争胜利后再重新安葬。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岁月变迁,很多机工战友的埋骨地已无法找到,忠魂无法归故里,这也成了林福来一生最大的遗憾。

  “1994年的那个清明节我印象特别深,当时义父抱着我大哭一场,他说:‘阿昌啊,我们现在国家强大了,但是我们有1000多名战友在滇缅公路牺牲了。我死了还有人扫墓,但是他们呢?’”

  1994年10月份,林福来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林晓昌说,在他义父看来,只有在国门面朝滇缅公路修建纪念碑,才能让当年那些草草收殓的忠魂们更好地回到祖国。

  华之魂 侨之光

  新闻南路上感受赤子之心

  “看那里!看那里!”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新闻南路的一面面文化墙,展示了陈嘉庚、白雪娇、唐国常、罗开瑚等人的事迹。

  本报全媒体采访团的车队快要到达与汤晓梅约定的地点时,我们看到了新闻南路路口“南侨机工历史文化主题街区”的指示牌,采访团成员们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去了,“看那里!看那里!”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新闻南路的一面面文化墙,“人物志”“南侨机工爱国语录”等,共有12面文化墙,展示了陈嘉庚、白雪娇、唐国常、罗开瑚等人的事迹。一段段南侨机工历史文化和归国华侨的爱国往事,正是采访团驱车2000多公里所要寻觅的。

  汤晓梅是新闻里社区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纪念馆名誉馆长,听闻采访团要到昆明,她已经连续忙碌了几天,联系其他南侨机工的后代,联系采访的地点。约定的时间到了,72岁的她出现在新闻南路的路口,满头银发。

  汤晓梅说,新闻里社区打造了全国唯一以南侨机工历史为主题的文化社区,除了南侨机工历史文化主题街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建有一处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纪念馆。在展馆入口可以看到一侧的墙上展示着曾居住在新闻里社区的两名南侨机工——唐国常和罗开瑚的英雄事迹,另外一侧是一幅古铜色的滇缅公路地图,写着“华之魂 侨之光”。

  小院里迎面是一面刻满南侨机工名单的英名墙,2400多名南侨机工的名字让人肃然起敬。勋章墙上挂满了南侨机工们获得的各种奖章。在纪念馆的二楼陈列室,展出许多关于南侨机工的珍贵文字、图片、影像、文物等资料,其中不少图片、书信都是汤晓梅在海内外搜集到的,不少是在国内第一次公开展示。

  汤晓梅说,展览馆成立以来,社区工作人员都成了讲解员,接待5万余人次,其中有一部分是海内外的南侨机工后裔。如今,纪念馆集文化交流、展览展示、学术研究于一身,成为凝聚侨心侨力的主阵地。

  弘扬南侨机工的爱国精神

  汤晓梅感受到了收集南侨机工史料的紧迫性。她先后20多次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一些搜集来的史料,她捐赠到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

  “厦门的陈毅明老师深深影响了我,在她的带领下我开始做南侨机工的研究。”汤晓梅坚持搜集、整理南侨机工的历史,至今已做了很多年。她说,1990年代,云南有77位南侨机工,之前有100多位,后来这些老人陆续在岁月的长河中谢幕。汤晓梅感受到了收集南侨机工史料的紧迫性,先后20多次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她将一些搜集来的史料捐赠到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很多史料都分布在不同的博物馆,北京、厦门、昆明、广州都有,南侨机工的后人们想看不容易。”汤晓梅说,“我这才有了出版这本书的想法。”她用20年时间搜集整理的一本书《南侨机工历史文物选编》出版了,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如今,汤晓梅已经先后出版了3本与南侨机工有关的书籍,将南侨机工的研究向纵深推进。

  高举父辈的旗帜

  作为南侨机工的后代,要像父辈一样的团结,不怨天,不怨命,高举父辈的旗帜,把他们的爱国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詹忠英说:“2000年我有幸参加了新加坡陈嘉庚国际学会委托云南省侨联组织的‘南侨机工暨后代重访故地宣慰团’,重走滇缅公路,真正深入了解到南侨机工英勇抗日的事迹。作为南侨机工的后代,我们要像父辈一样的团结,不怨天,不怨命,高举父辈的旗帜,把他们的爱国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林晓昌始终没有忘记义父的心愿。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林晓昌出资在滇缅公路国内终点站——畹町建成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这块碑成为边关名镇畹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祖国西南门第一碑,供后人瞻仰、纪念。他说:“当年老父亲用双手安葬机工战友,我也尽力修建纪念碑,让先烈魂归祖国,我也是继承了父辈的精神。”

  赤子已去,忠魂长存。南侨机工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恰如汤晓梅所说:“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便永远活着;我们继承的不是功勋,而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