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黄静怡 同法宣)22日,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揭牌成立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联合区双拥办、驻地部队召开司法拥军座谈会,为驻地部队和广大官兵送上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礼包”。
司法服务,守护最可爱的人。据悉,同安区人民法院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为全市首创,该中心下设涉军维权合议庭、涉军维权执行团队和军嫂法官调解室。“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巩固我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军地协作
推动涉军维权工作创新发展
当天上午的揭牌仪式上,同安区人民法院分别与出席仪式的驻地军队签订了《共建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合作协议》,就具体深化机制建设达成一致意见。
据介绍,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下设涉军维权合议庭、涉军维权执行团队和军嫂法官调解室,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涉军维权合议庭负责审理我院受理的涉军维权案件,指导我院涉军维权各项司法服务工作。”同安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洪佩兰说,涉军维权执行团队负责军人军属及相关案件的执行,而军嫂法官调解室则负责涉军维稳调解工作、送“法”进军营、日常联系部队等工作。
作为全市首个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同安区人民法院创新探索三级法制辅导员制度,直接选派资深法官和法官助理分别担任部队的旅、营、连三级法制辅导员,涉及部队建设、重大涉军案件,部队可以直接联系对应旅、营两级的法制辅导员,涉及官兵和家属的法律纠纷,可以由官兵直接联系对应连级的法制辅导员。
洪佩兰表示,该院将加强涉军维权工作,为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军地融合发展,做好全方位的司法服务保障。
高质量抓双拥共建
开创司法拥军新局面
“此次拥军活动‘拥’到了军队官兵的心坎上。”在座谈会上,与会部队领导提出了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保障的建议,“希望确保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常态化运行,定点定向为军队、官兵提供法律帮扶,充分发挥军嫂法官调解室的解纷作用,提前化解官兵的个人、家庭纠纷。
“我院将用心、用情、用法解决涉及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的纠纷案件。诉内,做好维权工作,切实解决军人后顾之忧;诉外,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助力提高官兵的法治意识和水平。”同安区人民法院院长陈穆峰及时回应驻地部队和官兵的司法需求。
“同安区今年荣获了省级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离不开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钟金芳表示。同安区人民法院历来有司法拥军的优良传统,从2007年初起,该院就设立了“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协调指导小组”和涉军案件合议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妥善审理涉及军人军属及部队案件,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和部队的合法权益。此外,该院不断加强涉军维权普法宣传工作,定期开展送“法”进军营等活动。
随着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的正式成立,同安区人民法院将与部队“双向奔赴”,协同共建、密切配合,共同开创辖区司法拥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