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鞋匠的情怀

2020年02月04日 19:20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演武小学五年(3)班 许诺怡

  我们小区在沙坡尾,门口有一个简陋的修鞋摊,每天路过那儿,都会看到一位身材消瘦的修鞋师傅正在埋头专心地补着鞋。他七十开外,满头银发,脸上写满沧桑,坐在一台老式手摇缝纫机前,旁边是一辆手推车,上面挂着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修鞋工具。地板上铺着一张塑料薄膜,上面摆着各式刷子和黏合剂等材料。

  师傅人缘好。每天早晨,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晨练回来,都会在他的鞋摊边逗留一会儿,跟他话家常。哪个小朋友放学早了,没带钥匙,进不了家门,师傅就会拿出一个红色的塑料小凳,让他坐在鞋摊旁,边看书边等家人回来。

  师傅手艺也好。有一次,妈妈去北京出差,买回一双时尚的高跟鞋,但没穿几天,鞋跟就断了,妈妈心疼极了。老鞋匠看到了,说可以试着补一下。他那双青筋暴露的手像带着神奇的魔力,三两下就粘好了鞋跟,整双鞋跟新的一样。妈妈看到,开心极了。爸爸有双穿了五六年的鞋,每次鞋底磨破都会到师傅那里换。爸爸总说:“鞋还是旧的穿着舒服。”

  有一天,老师傅照样摆摊干活,只是那辆手推车上多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呈现着“招学徒接班”五个大字。鞋匠也招学徒?人们议论纷纷。

  “为什么要招学徒?”隔壁奶奶好奇地问,“您不是干得好好的吗?干吗要交班?”

  老师傅抬头,望了一眼奶奶,回答道:“我老了,干不动了。可又不想丢掉这门手艺,只好收个学徒,传承它,继续为小区居民服务。”

  “这门手艺难吗?”一位保洁阿姨问。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有耐心,能吃苦耐劳,不怕累,就能功到自然成!”老爷爷意味深长地说。

  “这门手艺赚钱吗?”一位保安大哥问道。

  “给人家修鞋,只是小手艺,肯定发不了大财。当然,你尽心为人民服务,顾客也不会亏待你的,我在这儿修了近20年的鞋,不仅能养家糊口,还在老家买了房子呢!”老鞋匠说,“最重要的是看着别人穿着我修的鞋,走得平稳,走得舒服,我高兴呀。修鞋如修身呀!”

  “好!修鞋如修身,就冲您这话,我拜您为师!”保安大哥说着,向老师傅深一鞠躬,鞋摊周围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为人民服务”“修鞋如修身”,这就是一个普通鞋匠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