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军
“您儿子当兵了,社区就是你们的娘家,家有难事找我们。”今年8月的一天,灌口镇上头亭社区的徐书记带着同事来到新兵康康的家中,与他的父母签订了帮扶协议。
康康的父母体弱多病、双双下岗,快90岁的阿嬷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十分困难。康康高考失利后放弃了复读,在亲友的帮助下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工作。征兵工作开始后,从小就想当兵的他报了名。
可就在定兵前夕,想到困难重重的家庭,康康有些犹豫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无法想象自己参军以后家里会成什么样。在走访时,这一情况引起了徐书记的高度重视,她当即带领同事分别走访了社区内所有“双合格”预征青年的家庭,一一列表登记。为了让困难家庭的新兵走得安心,放下心中顾虑在部队好好干,徐书记连日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特批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困难家庭申请了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保险等。
平日里,徐书记也时常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到军人家庭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军人家属在生活中的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工作信息、安排就业岗位。社区有一位现役军人阿福,他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上幼儿园,另一个刚满两岁,他的父母是残疾人,阿福心疼妻子一个人在家辛苦,曾动过提前退伍回家照顾父母妻儿的想法。徐书记得知情况后,积极与周边党建合作企业沟通协调,一家家门口的企业很快就给阿福的妻子安排了工作,这样,她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阿福得知此事,特别感动,给社区写了一封感谢信,说他可以安心服役了,只要组织需要,他就服从组织安排。这不,他在部队一干就是十六载。
去年“八一”建军节,徐书记在走访慰问军人家庭时,发现一位军人的母亲脸色不对。她马上开自己的车,送这位母亲去灌口医院检查身体,细心地全程陪同做好各项检查,结果没啥大碍。徐书记常说:“军人在前方保家卫国,我们得在后方帮他们守好小家。”
三个月前,康康穿着新军装,胸戴大红花,肩披“光荣入伍”绶带,准备踏上前往军营的列车时,挺直身板给徐书记敬了一个军礼,他对徐书记承诺:“到部队后,我一定会好好干,争取早日立功。”“大伙期待你的捷报,放心吧,家有难事找我们!”徐书记微笑着鼓励康康。